第二章 碭山“無賴”亂世梟雄(第6/13頁)

正在朱溫準備考慮下一步的戰略方針之時,從長安傳來讓人震驚的消息:唐朝發生政變,左軍中尉劉季述廢掉唐昭宗李曄,另立唐昭宗之子德王李裕(就是後來的唐哀帝李裕)。

劉季述擁立李裕為皇帝,派親信來找朱溫,說願意把唐朝的天下朱溫。朱溫聽從了手下將領李振的勸告,沒有答應,朱溫準備興兵討伐劉季述。可這時長安又傳來消息,劉季述已經被殺,昭宗復位,並改元為天復元年(公元 901年)。雖然昭宗復位並沒有多少朱溫的功勞,但昭宗還是封朱溫為梁王,以表彰他的 “反正之功”。昭宗其實是想拉攏朱溫,給自己找一個更安全的靠山,朱溫當然心領神會。

朱溫知道昭宗對他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價值,當年曹操如果不是聽從荀彧“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主張,取得政治優勢,能否戰勝袁紹都很難說。朱溫所處的形勢和曹操非常相似,所以朱溫也準備向曹操同志學習,打起“尊王攘夷”的大旗來。

現在朱溫需要消滅黃河沿岸的軍閥,以清除他實行“挾天子令諸侯”戰略的障礙。朱溫讓張存敬攻河中節度使王珂(朱溫幹舅舅王重榮的兒子),拿下絳州(今山西新絳)、晉州(今山西臨汾),把刀尖伸到了李克用的鼻子下面,大大了扭轉了對李克用的不利局勢。

張存敬圍攻河中,王珂窮急無法,先後向盤踞在鳳翔的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和李克用求救,但都被拒絕了。王珂走投無路,只好投降。朱溫趕到河中,先是假模假樣的拜奠了幹舅舅王重榮,然後和王珂抱頭痛哭。王珂非常受感動,心想這個幹老表真不錯,跟著朱溫去汴州享福,但最終還是難逃一死,被朱溫殺掉了。

掃掉礙事的王珂,朱溫的下一個目標自然就是河東的李克用,這廝太討人嫌了。天復元年三月,朱溫大舉進攻李克用,氏叔琮為一路,出太行;晉州刺史侯言為一路,出陰地關(今山西汾西東北);洺州刺史張歸厚為一路,出馬嶺關(今山西太谷東南);葛從周為一路,出土門(即大名鼎鼎的井徑口)。四路汴軍會同出飛狐(今河北淶源)的義武節度使王處直部和出新口(今河北磁縣附近)的天雄軍節度使羅宏信所屬張文恭部,共六路大軍,直搗李克用的老巢太原府。

河東的一些滑頭將軍哪見過這個陣式,知道朱溫找的李克用,何苦把自己的小命搭下,紛紛向汴軍投降。拜李克用的碼頭和拜朱溫的碼頭有什麽區別沒有?不會有人覺得有什麽區別,反正都是混口飯吃。河東方面連告失守,南部重鎮潞州也被汴軍奪了去。汴軍連過芒車關、腰鼓嶺、石會關(均在今山西武鄉西北),越秦城(今山西太谷南),直撲到太原城下。

李克用知道朱溫善者不來,在內部深挖戰爭潛力,男女老少全都上城防禦。老天也不長眼,陰雨不斷,李克用冒雨指揮,有時甚至連飯都來不及吃。當然要先保住太原了,否則脖子上那個吃飯的家夥沒了,一切也就無從談起。

汴軍開始攻城,但太原可是唐朝起家的地方,城墻高大,加上河東軍同仇敵愾,沒有得手。李克用手下的兩員大將李嗣源和李嗣昭率敢死士在雨夜中趁汴軍不備,沖出城去殺了個汴軍措手不及,汴軍死傷不少。雁門都知兵馬使李存進率另一路河東軍在洞渦驛(今山西清徐東)大敗汴軍氏叔綜部,給了汴軍當頭一個大棒。

朱溫得知屢攻不下,而且後勤運輸出了問題,軍糧不濟,加上軍中瘧疾肆傳,軍心不穩。朱溫只好作罷,下令撤軍,汴軍回撤的時候又被士氣大盛的河東軍狠擺了一刀,狼狽回去。李克用和朱溫交手二十多年,屢有勝敗,但這次是李克用所遇到的最危險的一次,險些喪命。朱溫雖然沒有消滅李克用,但卻將軍事重鎮澤州和潞州奪了回來,還算沒虧本,朱溫取得了這一回合的勝利。

朱溫知道李克用是自己稱霸天下最大的障礙,可朱溫沒想到半路卻殺來一個李茂貞。李茂貞本叫宋文通,也出身底層,後來參加唐軍,屢立戰功,鄭畋在龍尾坡大敗尚讓一戰中,就有李茂貞的身影。李茂貞趁著軍閥多在關東地區混戰,悄無聲息的建立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占領了陜西、甘肅交界大片地區,後封岐王。

李茂貞還有一點戰略眼光,他也知道唐昭宗的政治價值,想把昭宗請過來,自己挾天子令諸侯。朱溫知道後,那還能不著急?立刻出兵前去長安“救駕。

李茂貞仗著自己是“關西王”,覺得朱溫也沒有什麽了不得的,可一交手才知道後悔。李茂貞想起了“活雷鋒”李克用,急請李克用來救。李克用上次沒幫王珂,讓朱溫占了河中,有些後悔。這次不想錯過機會,南下給朱溫添亂。朱溫把李茂貞晾在一邊,去會會老朋友李克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