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刺痛帝國生命的夜晚(第2/3頁)

極“左”思潮一度泛濫時期,出於狹隘的意識形態原因,國內學者大多失去客觀性,他們對馬克思、孫中山、李大釗等人有關太平天國的評價視而不見,只是從簡單的“階級”立場出發,一葉障目,對太平天國大唱贊歌。他們在史料挖掘和史實鉤沉方面的工作做了極多,卻均是出於“一面倒”的治學原則。凡是有利於突出太平天國“高大全”的東西,即使是經篡改過的民間歌謠、讖言,也當成史實加以“發揚光大”;凡是不利太平天國“光輝形象”的東西,拋開汗牛充棟的清政府原始档案不講,即使是當時身經戰亂,對交戰雙方均加以客觀描述的士紳、學子筆記,也均斥之為“地主階級”對太平軍的“誣蔑”和“抹黑”。更有甚者,極“左”學者們往往背離“雙百”方針,對不同的學術聲音加以圍剿,甚至把太平天國的治學研究引入“儒法鬥爭”的死胡同,似乎誰只要歌頌農民起義就等同於給誰的研究打上百分百的“歷史唯物主義”保險,失去了實事求是的客觀態度。這種治學嚴謹程度,遠遠不如民國初期的梁啟超。

梁啟超在痛詆太平天國和洪秀全的同時,仍舊大力推崇扶危定亂的李秀成,他滿懷深情地寫道:“李秀成真豪傑哉!當存亡危急之頃,滿城上下,命在旦夕,猶能驅使健兒千數百,突圍決戰,幾殲敵師。五月十五日之役,曾軍(湘軍)之不亡,天也!及城已破,復能以愛馬救幼主,而慷慨決死,有國亡與亡之志,雖古之大臣儒將,何以過之!……(倘)使以(李)秀成而處洪秀全之地位,則今日之城中,安知為誰家之天下耶!嗚呼,劉興罵項,成敗論人,今日誰復肯為李秀成揚偉業、發幽光者!百年而後,自有定評。後之良史,豈有所私。雖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亦人傑矣!”

反思極“左”思潮下,對太平天國的贊不絕口,無外乎著力於以下幾點:第一,太平天國是一場反帝反封建的“農民革命運動”;第二,《天朝田畝制度》是一個“偉大”的“農民革命”綱領,具有“徹底廢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義”;第三,馬克思曾稱太平天國運動為“中國的社會主義”。

一切的一切,謬誤以外,還是謬誤。

首先,太平天國自其建立之始,因為“拜上帝教”與“基督教”的“血脈”關系,其頭目們就與洋兄弟們勾勾搭搭,直到李秀成攻上海受挫,才與“洋鬼”結下深仇,所以“反帝”無從談起。

1858年,英國軍艦"李氏號"(Lee)經過金陵,遭太平軍將士誤擊,額爾金下令反擊。洪秀全把發炮的軍士斬首後,派人向英國人道歉,希望洋人兄弟幫他滅"臭蟲"(滿清)。同時,寫下打油詩詔書示好,讓額爾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天父上帝真上帝,天兄耶穌真天兄,爺哥帶朕坐天國,掃滅邪神賜光榮,西洋番弟聽朕詔,同頂爺哥滅臭蟲。天國邇來今既來,西洋番弟把心開,朕前上天見爺排,萬國扶朕在天台。爺排定定今來到,替力出力該又該。替爺替哥殺妖魔,報爺生養戰勝回。西洋番弟朝上帝,爺哥帶朕坐山河。朕今實情詔弟等,歡喜來朝報爺哥。朕據眾臣本章奏,方知弟等到天都,朕詔眾臣禮相待,兄弟團圓莫疑狐。"此後,以洪秀全本人為首,一直對洋兄弟十分看重,身居深宮的洪天王連洋人艦只加煤加水這樣的瑣事都會親自過問。即使到了太平天國與洋人撕破臉的後期,1863年,忠王李秀成和慕王譚紹光仍然與常勝軍統領戈登等人通信,要求做買賣,搞軍火生意,明白表示:"我朝系與清朝爭疆土,與外邦毫無嫌怨。"洋商洋行(包括戈登)為了獲利,同時將大量軍火賣給清朝和太平軍這交戰的雙方。法國人狄支沙(C.A.M.deJesus)的文章中證明,僅1862年4月,上海一家外國洋行就賣給太平軍步槍3046支,野炮795尊,火藥484桶,子彈18,000余發。(簡又文《太平天國全史》)即使天京被圍期間,洋人們仍不斷供應糧食、茶葉、絲綢、軍火,甚至鴉片。(《北華捷報》選譯,第467-468頁)由此推之,可以想見太平天國和"帝國主義"之間的密切關系。

"反封建"方面更不必講,清朝鹹豐帝有名號的嬪妃只有18個,洪天王有88個"嬪妃",後宮供其縱欲者近兩千女性。相比封建帝王,洪教主個人享受方面要"反動"得多。

至於等級制度、服飾規定、官員品級、爵位世襲等等,太平天國比起清朝來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根據清朝《賊情匯纂》等詳實的官方文件,可查太平天國早期領導人物二百多,出身能得以查證的一共有50人,絕大部分是會黨成員、盜賊、地主、塾師、各類商販、戲子,真正出身農民的只有14人(這還算上富農在內),所以說它是"農民革命戰爭"完全是信口雌黃。太平天國對於犯法官員的處罰之一,就是"罰為農"--這哪裏有一絲對農民的尊重,又怎能把這場運動算成農民運動!再者,總是被以前的極"左"學者奉為土地綱領的《天朝田畝制度》,這只是平均主義的烏托邦理想而已,從未真正落實過。毛潤之先生早就指出過:"絕對平均主義的來源,和政治上的極端民主化一樣,是手工業和小農經濟的產物。"他還特別指出:"在分配土地問題上主張絕對平均主義的思想,它的性質是反動的、落後的、倒退的。"(分見《毛澤東選集》第89頁、1209頁)所以說,太平天國這一個披著神秘宗教外衣的,以"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為誘餌的虛空綱領,不僅僅是農業社會主義的空想,更是"物物歸上主"的對農民產生新束縛的夢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