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最後一批來客(第4/10頁)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賫盜糧者也。

“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仇,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之無危,不可得也。”

這篇文字是各種經典古文選編的必選篇目。但當今的人更多是欣賞李斯的文采,至於李斯的思想,我們感受並不強烈。李斯的文采好不?好,非常好,相當好,絕對好。但僅憑文采是無法打動講求實效的秦王,文采的背後必須蘊含著深刻有力的道理才行,要不然蘇軾早就當上宰相了,在此多說一句,蘇軾的文采確實不一般,但有些政論文章中所持觀點也確實有失偏頗,與同輩的幾個政治家仍有一些差距。

我們現在之所以沒有強烈感受到李斯文章中的思想是由於李斯之後有過許多著名的歷史事件在印證著李斯的說法。由於這些歷史事件的重要性,李斯的這篇文字中的思想力量反倒被淡化了。比如,古代有五胡亂華後中華民族的浴火重生,以及後來李世民開放的民族政策和人才觀念,到了近代,美國這個民族大熔爐更是將李斯當初的說法演繹到了極致。如果排除後見之明,在那個歷史時代條件下李斯提出的思想是嶄新而有力的,一下就點醒了夢中的嬴政。

嬴政何其英明,一眼就看出李斯的文字與秦國前途的關系,馬上改變了主意。於是李斯留下來了,其他外客也留下來了。逐客事件不但沒有影響李斯的前途,反而增加了他的政治資本。李斯在客卿這個位置上還要幹很多中重要的事。不過現在得接待另外一名來客了。

進入下一節。誰呢?

【3、尉繚】

秦王嬴政親政之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肅清了政權上的羈袢,將權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緊接著又將目光轉向國外。此時的嬴政繼承了自從秦孝公以來六世國君的政治遺產,再經過李斯的有意渲染,所面臨的政治任務能且只能是吞並天下、統一六國。此時的秦王才二十出頭,來日方長,前途無量。他有雄心,有決心、有謀略、有手段,對自己身上的歷史使命信心百倍。嬴政經過韓非和李斯的熏陶已經成為一名不折不扣的法家主義者,他所擁有的政治地位使他成為一名法家思想的實踐者。嬴政對法家的推崇源於兩方面:一,秦國今日的成就得益於法家商鞅所推行的變法,事實證明法家給秦國帶來的制度是先進的。二,法家思想與秦王本人的性格幾乎完全匹配,凡是秦王所追求的,法家必定用邏輯、道理、規則將其推廣到極限。比方說,嬴政需要絕對的權力,法家則主張強化君權,並提供了切實的解決辦法。韓非子所著的《孤憤》、《五蠹》深深地打動了嬴政,所以嬴政平定天下的思想武器非法家莫屬,但遺憾地是以前的法家將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內政建設方面,在對外戰爭方面留意的不是很多。相比起來,比較不適合戰爭的儒家在戰爭方面仍然有“天下定於一”“仁者無敵”等論述,實用不實用姑且不論,但至少如儒家對戰爭還是有指導意見的。

秦國以往的對外戰爭雖然成績顯著,但並沒有統一、連貫的指導方針。白起好殺,所以白起時代的戰爭血腥味最重。呂不韋推崇儒家,所以對外戰爭殺戮較少,但無論白起、還是呂不韋所推行的戰爭政策都是個人意願,並不是最優化的有意設計。現在任何一個明眼人都能看秦國統一六國是大勢所趨,是歷史的必然。秦國並不缺少能夠領軍打仗的將材,白起後時代雖然有過範雎時期的將慌,但呂不韋又使秦國將壇重現勃勃生機,蒙驁及子蒙武、蒙毅、王翦及其子王賁、李信等都是冠絕一時的人物。嬴政需要的是一種多快好省的戰爭政策。

魏國命中注定要做秦國的最大贊助商,每當秦國需要制定或改變政策的時候,魏國總能送來相關的專業化人才。秦國需要基本制度的時候,魏國送來了商鞅;秦國需要大國外交的時候,魏國送來了張儀;秦國需要軍事吞並的時候,魏國送來了範雎;秦國需要戰略收官的時候,他們送來的是尉繚。

尉繚,男,魏國大梁人,寫過一本書叫《尉繚子》。史籍中關於尉繚見秦王之前的介紹就這麽可憐的一點,其余的都是猜測。有人說他年輕時候曾經和魏惠王有過交往。此說甚不足取,魏惠王的年代與秦王嬴政的年代差80多年,如果尉繚能橫跨這兩個年代,那他至少已經100多歲,在這樣的年齡還有精力西入遊說秦王簡直是不可想象的,現在的人們即便生活水平高了,醫療條件好了,能吃上腦白金了,也沒有誰能在100多歲的年齡還能夠坐車或騎馬從開封到鹹陽,更何況隨後還要指揮一部龐大的戰爭機器。更不足信的說法是:尉繚是鬼谷子的高足。後世的人們好像有種習慣,只要是出身不祥的奇才,便是出自鬼谷子的門下。看來這鬼谷子也夠累的,幾百年間裏時不時地就就得給人世間培養出一些高徒。我們不妨采取古龍經常在小說中的處理方法,在做大事之前尉繚只是一個小人物,不是出自名門,也沒有奇異的歷險。我們所能夠推測出尉繚只是一名純粹的軍事理論家,就像後世德國的克勞塞維茨一樣。這是由於:其一,尉繚應該沒有指揮過大型戰役,因為中國古代的史官寧肯放過一種偉大的思想,也不肯放棄一場偉大的戰役。其二、尉繚有一本講述軍事思想的《尉繚子》傳於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