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章 三代之治

如果以追風船千裏急遞,消息從東京傳到南京一般要三天,蕭勝和李克載收到消息是九月二十日,也就是說,此事發生在十六日或十七日。

準確時間是十六日,地點是東京金山衛行宮。

未央宮還未完工,皇帝拖家帶口幾百號人只能在金山衛行宮暫住,但即便是暫住,皇室學堂也都搬了過來,教學不停。皇子公主,連帶一些勛舊和英烈子弟們,從四歲到十二歲,都要在學堂裏學習。

段宏時身為皇室學堂的山長,年過八旬,依舊堅持三日視事,五日開席上大課。老頭接連完成《南明史》、重修《明史》和《宋史》等鴻篇巨著,本該賦閑,卻主動擔起了這個職事。

這一日,段宏時拄著拐杖,在學堂開講“三代之治”一題。對學生們來說,這題目顯然太大。可段老頭有段老頭的教法,大一些的留個印象,太小的聽個熱鬧就好。

“話說盤古開天,女媧造人……”

一通神話講得學生們抓耳撓腮,但這只是開始。

“上古初時,人們茹毛飲血,一大家子,男女老幼,終日都得為飽腹奔波。男的射鹿,女的抓兔,老的抓魚,小的麽……就像你們這樣的,摘果子,掏鳥蛋,揀螃蟹,什麽都幹,嗯,那時這些事可不是玩,而是為飽肚子。”

“那時可沒車馬和鋼鐵,四周都是猛獸,一個人活不下去,甚至一爹一媽的小家都活不下去。只有一大家子幾十上百號人一起過日子,才能讓沒力氣找食的婦孺老弱活下來。沒你們這些小輩,一大家子就要絕後,沒老人就服不了眾,也識不得天候水土,甚至都不知道哪些蘑菇能吃。所以啊,那時大家都是不分彼此的。”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說,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上古時代,這都不是德,是非此不活之法。”

“咳咳……說遠了,那時先人都是尋水草豐茂,林淺害少之地求生。一旦漁獵盡了,就得另外找地方,就跟禽獸沒什麽兩樣。這麽過了不知道幾千年,有巢氏、燧人氏等聖人出,教會先人造屋、生火,而後神農植五谷,人們漸漸尋著適合耕種的地方定居下來,這時才算是跟禽獸分出了不同。”

“可那時沒有牛馬鐵犁,也還不太懂耕種之法,一畝地產不了多少糧食,便是一家子上陣耕種,飽腹之外,也沒有多少剩余。先人們還是不得不一大家子聚在一起,不分你的田還是我的田,大家一塊幹,收成一塊分。”

“這時人還是比漁獵時候多了,多少?唔……也許就行宮裏這麽多人,大家日日都能見到的。也沒什麽皇帝王爺,沒高低貴賤,當家人一定是這些人裏最有威望,大家最服氣的。他不需要訂什麽法令,也不需要跟班打手,他想要辦一件事,就只能招大家聚在一起商量,讓大家都點頭贊同了,才能成事。聖賢們說先人之王賢良,就是這個原因啊。他能聽到每一個人的意見,他得跟每一個人商量,他的決定要讓大家都滿意,所以他必須賢良。”

“每一代人都會留下智慧,積攢出經驗,造出省時省力的工具。代代人傳下來,地裏的莊稼越產越多,一個人可以養活兩個人甚至更多了,這時一個大家開始分成很多小家,有父母,有老人,有你們這樣的小家夥。婦孺老弱不必再靠所有人養活,爹媽就能養活祖父母和你們。”

“糧食夠吃了,人也漸漸多了起來,周圍能耕種的地方就不夠了。所以就從一大家子裏分出了一部分人,去另外的地方過活。若幹年下來,一大家子散成了無數分支,因為時間隔得太久,很多分支都改了習俗,變了言語,相互不認識了,但大家都是同一個祖先。”

“離得近的,相互認識的,是不是就像鄰居一樣,埋頭過自己的日子呢?不是的,你們都讀過《聖經》,知道最初靠著黃河水的灌溉,才養活了先人。可黃河年年都要泛濫,時不時還要掀起滅頂洪水,氣候也不是一直風調雨順,有大雨,有旱災。”

“先人們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智慧,也不是毫無應對之力,修河堤,挖溝渠,建倉儲,施救濟,總能活下去。但靠行宮裏這麽點人,可辦不了這些大事,所以聚族而居的一家家先人,也都聯合了起來,他們推舉共主,帶著大家一起解決這些大問題。”

“當然嘍,那時人也多了,陌生族群之間互有敵意,爭奪水源、土地和人口的事也常常發生,大家聯合起來,也可以共同抵禦外敵。”

“推選出來的王者要帶著大家跟草莽鬥,跟天時鬥,跟外敵鬥,還要平衡內部各族群的紛爭,不讓聯合起來的力量瓦解和削弱。他依然得跟一個族群的族長一樣,去傾聽大家的意見,跟盡可能多的人商量,他的決議也得讓大家都服氣。但他卻必須借助幫手,才能做到這些事,而這些助手也必須是大家都贊揚的有德之人,那時就是君賢臣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