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戰衡州:代理戰爭的初體驗(第2/2頁)

“楊參軍負責招撫湖南民勇,指揮你要做的就是找侯大那種人去調理他們。”

江求道翻看著命令,給出了解釋。

“那就是說,我甚至有可能指揮上萬大軍?”

謝定北臉上笑紋進一步深刻。

“是那種連橫隊都擺不開,就知道原地放槍的大軍。”

江求道很真誠地補充道。

謝江兩人當然不清楚,這“顧問團”一詞,正是李肆借用前世兩大帝國主義大國的軍事外援概念。

英華以精兵思路立軍,這也是不得已之策。現在英華新的地方政府體系已經覆蓋了廣東全省和廣西半省,以動員力而論,比清廷要高出一大截。治下一千多萬人口,拉出二三十萬大軍絕無問題。可光動員不行,要武裝這支大軍,保證其持續作戰,英華現有的工業水平和組織程度就難以做到了。

在一國之內,野戰軍還分兩套系統是很愚蠢的事,所以英華境內沒了那種民勇,地方治安是靠中央的內衛和地方的巡警來維持。而在境外,例如湖南、福建和雲貴等還未納入英華治下的地方,將當地民勇轉化為自己可用的力量,未嘗不是項助力,他們就是民兵。雖然戰力微弱,也不可能如野戰軍那般遠離故土作戰,但至少不必英華花錢供養,很多地方都能派上用場。比如說現在,就能在虎賁軍來不及進駐衡州時,起到緩沖戰局的作用。

這新的“民軍”也不是全無管束,給熟悉綠營的謝定北那頂招討使的帽子,參軍負責調度兵員,他負責指揮,起的就是“顧問團”的作用。

這一套體系演練熟練了,未來還能用在對外作戰上,也算是李肆在預作綢繆。李肆在給湖南作了如此處置後,也將鷹揚軍、龍驤軍和羽林軍發布了同樣的命令。參軍兼任軍令廳駐當地的安撫使,選軍中熟悉綠營民勇作戰特點的可靠軍將為招討使。

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回白城休假的關鳳生跑來抱怨,說佛山制造局的火槍分局閑了下來。

“咱也想通了,這火槍就得起勁賣!往北賣都行!不賣好的,就賣比咱們英華軍差一档次的。不僅能補貼咱們佛山制造局的開銷,還能讓北面有心跟韃子為敵的民人手裏有家夥!”

關鳳生的話,隱隱帶著李肆前世那些軍火商的氣息,讓李肆既欣慰又擔憂。

“可要韃子兵買去了呢?”

他故意這麽問。

“這火槍有什麽緊要?瞧湖南那些鐵匠都能自己鼓搗,韃子皇帝開口,不必買咱們的,他們都能造出來。咱們往外賣的槍,槍管少鍛少磨一些,機件用次一些的材料造,專用的火藥不賣,讓外賣的槍射遠和準頭都差一截,對咱們英華軍也沒什麽威脅。”

關鳳生嘴裏這麽說著,李肆卻想到的是“利潤”一詞,這丈人的靈魂,果然正朝地獄急速墜落啊。

不過他的思想還是不夠開放,李肆的話嚇了他一跳。

“別說槍,炮都能賣。火槍分局閑下來了,炮局呢?明年軍隊要用的炮可少了許多,炮局也得閑下來……好吧,韃子朝廷是不能賣的,賣給洋人吧,不列顛人、法國人、西班牙人,荷蘭人……先等等,總之呢,先把澳門那家炮廠擠垮。”

軍火可是一樁暴利產業,顧問團和軍火貿易是一體兩面的事。

收回發散的思緒,李肆審視起眼前的戰局。上一次湖南大戰,他是險些中了康熙的算計,靠著治下初步成長起來的物流業和工商組織,才反擺了康熙一道。

這一次自然沒辦法故技重施了,瞧清廷以湖南綠營突襲衡州,打的該是引虎賁軍北上,在衡州長沙一線平原地區對決的算盤,這是個防守反擊的姿態,看來康熙對此戰的決心不是很足。

既然康熙擺出一副小受模樣,猶豫躊躇,也就別怪李肆要堅決地攻了,李肆在輿圖上掃了一下羽林軍的進擊路線,心說我可懶得跟你康麻子再在湖南旋磨,此戰之後,湖南就不能再是你的地盤。

湖南戰局的謀劃,李肆已是成竹在胸,而龍驤軍進雲南也該沒太大意外,唯一讓李肆有些憂心的,是福建戰局。荷蘭人一下跳了出來,不知道蕭勝能不能消化得了。

“人和船都到位沒有,這次不止得靠自己,還得靠他們。”

南澳島,蕭勝也正在檢視進度,他的報告還在路上,此時李肆還不清楚,蕭勝跟他一樣,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借助民間力量,朝“代理戰爭”這條殖民道路走出軍事上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