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出師表(第5/5頁)

內侍都知張德鈞一聲唱和,百官紛紛舉笏俯身,楊浩不敢怠慢,把袍襟一撩,跪倒在地,悶頭等著有人喊“萬歲”好跟著吼一嗓子。他現在是武官,站在武將班中,左右武將一見他突然矮了半截,都覺納罕不已,一旁有個大胡子武官悄聲說道:“嗨,我說老弟,頭一回見官家吧?”

“昂!”楊浩擡頭,心裏還有點納悶兒:“這些人怎麽不跪啊?”

那大胡子恍然道:“我說呢,怎麽還嚇趴下了,快點起來,免得罪你個君前失儀?”

“啊?”楊浩莫名其妙,怎麽……怎麽見了皇帝不需要下跪的麽?

照理說新賜封的官吏、上殿面試的進士、受了誥命進宮謝恩的官眷等等,都有禮儀司的官員教授他們見君的禮節,其實楊浩也是一點不懂,不過他這個官兒可是做了有一陣了,糊裏糊塗的就跑來進宮面聖,根本不曾到有司去學習禮儀,有司官員也把這個官兒給漏了。

原來這大宋的官兒以前上朝見駕連座位都有的,如今雖說是站著,但是見駕長揖即可,如非必要,哪用得著全體行什麽跪拜禮,那種滿朝文武齊刷刷下跪的場面,是到了明朝時候朱元璋規定的,而且那時也是小朝會作揖,莊嚴的大朝會時下跪,再後來到了清朝,下跪就成了家常便飯,而且跪的時間短了還不行,所以官員們膝蓋那塊兒都加個軟墊。

這時候楊浩鬧出跪拜禮來,反把其他官員弄得一頭霧水。楊浩想通其中關節,不禁面紅耳赤,急忙爬起身來站定,許多官員見了已竊笑起來。羅公明站在文官列中,瞧見楊浩如此舉動,花白的眉毛微微一挑,眸中卻是閃過一抹笑意:“真是孺子可教也。”

他那裏滿心贊許,孰不知楊浩卻是無心之舉,歪打正著。

趙匡胤虎著臉端坐龍椅上正等百官揖禮,楊浩突然搞出這麽一出戲碼來,他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看的一清二楚,一見這個懵懂官兒,他的嘴角也不禁抽動了幾下。只是此時隔的較遠,以前印象也不深,他還沒想起這個不懂規矩的官兒是誰。

楊浩爬起,隨著百官重新揖禮,高聲三聲萬歲,這才如釋重負地歸班站定,張德鈞看看午門傳抄來的官員名劄上特別注明今日有還朝見駕的外地官員,這些人是要優先處理的,便上前一步,高聲說道:“新任和州防禦使楊浩回京面君,上前見駕,致辭謝恩。”

楊浩趕緊閃身出班,左右官員一看:“喔,敢情楊浩就是這個愣頭青啊!”

楊浩面向龍座長揖一禮,高聲道:“臣楊浩……奉旨還京,叩謝天恩。”

這個時候,他是真的該跪了,可楊浩嘴裏說著“叩謝天恩”,卻是彎腰站定,一點也沒有下跪的意思。左右文武大員們見了,許多人便忍著笑扭過頭去,生怕再看他一眼就會笑出聲來。

趙匡胤本來聽說是他,登時目露兇光,可是一見他不當跪而跪,當跪而不跪,好象根本不懂見駕的禮節,又不禁有些哭笑不得,他呆了一呆,揮手止住正欲喝責的張德鈞,緩聲說道:“楊浩,朕禦駕親征於漢,遷漢五萬百姓,削漢之根基。你能不負朕望,將這五萬子民平安帶出,朕心甚慰。蘆嶺建州後,卿親力親為,妥善安置百姓,開衙置府,是有大功的。朕提拔你為和州防禦使兼右武大夫,卿今後當一如既往,為國效力。”

楊浩一聽,頓時露出感激不盡的神情,他把腰一彎,瞅著手笏大聲說道:“多謝皇上,臣本布衣,躬耕於霸州,苟全性命於西北,不求聞達於朝廷。官家不以草民卑鄙,猥自枉屈,委臣以遷民重任,由是感激,遂許官家以驅馳……”

這是什麽亂七八糟的?趙匡胤眼睛越睜越大,忽想起楊浩當初的奏折上那比狗爬還難看的字來,再聽他明目張膽地篡改的狗屁不通的《出師表》,滿腔的怒氣殺機登時化作了一聲大笑,當即捧腹大笑起來,再看百官隊列,早已笑得東倒西歪、前仰後合。

“連《出師表》都敢抄,真是無知者無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