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風流老鬼(第6/6頁)

他學著四個老頭說話,剛剛走到門口,那門吱呀一聲,忽然無風自動,“咣當”一聲就關上了,楊浩張口結舌,瞪大兩只眼睛看著,正要伸手觸門,那門吱呀一聲又自己打開了,房間裏空蕩蕩的,卻根本沒有半個人影。

楊浩的汗毛刷地一下就豎了起來,他倒退兩步,大聲喝道:“是誰,出來!”

只聽半空中一個裊裊細細的聲音道:“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如調饑。遵彼汝墳,伐其條肄。即見君子,不我遐棄。魴魚赪尾,王室如爔……,呵呵呵,昨夜郎情妾意,多好的機會,只要你軟語相求,那小娘子必半推半就,成就好事。可惜,可惜啊,大好機會,良辰美景,都被你這呆子白白放過……”

“你是誰?”楊浩色厲內荏地喝問。

“嘿嘿,我麽……我是一只風流老鬼……,你這風流小鬼,真想見見我麽?”

楊浩四下看看,這窯洞是貼山壁挖掘的,四下哪裏能藏得住人,他頭發梢兒都豎起來了,一轉身便飛跑出去。

林朋羽四個老頭一邊下山,一邊品評著這位知府大人如何平易近人、如何臭味相同。秦江笑道:“這位知府大人絲毫沒有架子,又是我道中人,待這蘆嶺州建好,你我可約知府大人出來,一同飲酒下棋,品詩吟對。在漢國這些年,你我始終沒有出頭之日,如今年紀大了,也不用想入仕做官的事了,巴結好知府大人,把咱們的子侄安排個妥當的去處也就是了。”

秦江正說著,就聽後面遙遙有人喊:“四位老丈,四位老丈……”

四人回頭一看,就見知府大人提著袍裾飛奔而來,兩只帽翅搖晃著直砸肩膀,林朋羽一見感動莫名,唏噓道:“古人求賢若渴,倒屐相迎。府台大人敬老,拔腿狂追。噫……不知府台大人又有什麽吩咐?”

楊浩奔到他們面前,氣喘籲籲地道:“四位老丈,鄉民百姓之間,可有會降妖的道士?”

四個老頭一呆,不禁面面相覷,楊浩見狀,又補充道:“會念經的和尚也成……”

……

PS:其實詩經之中描寫偷情野合的詩有一首最為明顯,就是《野有死麇》。

而這首《汝墳》則爭議很大,一種解釋是在商王朝將要毀滅的時候,久別的夫妻重逢,彼此親熱,又恐驚擾了父母,有及時行樂的意思。其中提到王室,是說夫妻倆商議要棄商投周。這是商周時期的一首民歌,一首能傳承數百年的有生命力的民歌,會含有特定時期的政治目的?我覺得有點玄乎。

第二種是講丈夫行役在外,把家裏的重活都交給了妻子,意在描寫勞動人民的生活是這樣艱苦,諷刺統治者壓榨勞動人民。那個~~~~~,不說啥了。

第三種就是文中的解釋了。這三種不管哪一種,其中都有一個男歡女愛的主題,只不過前兩種的解釋總是要拔到一個政治高度,好象非如此不足以解釋它存在的必要。到底應該如何解釋,仁者見仁,在下這只是一本小說,劇情需要,采用第三種解釋,好學者切勿拿去語文課上講給尊師知道,小心尊師粉筆擦侍候,關關概不負責^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