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腐儒如腐乳

南軍北軍的對峙狀態,是由朱棣首先打破的。

這種軍事對峙的消耗太大,朝廷有整座江山做大後方,供給源源不斷,燕王朱棣卻消耗不起。可是盛庸擺明了要打持久戰,想要打破這種僵持局面,那就只能進攻。

有的將領認為可以集結重兵,先攻克定州,朱棣卻不同意,他說:“野戰易,攻城難。今盛庸聚德州,吳傑、平安駐真定,相為犄角,攻城未下,兩部明軍合勢來援。堅城在前,強敵於後,勝負難判。”

最後,生性喜歡冒險的朱棣決定把軍隊駐紮到真定和德州中間去,誘敵野戰。對這個戰術,軍中將領大多是有些擔心的,他們認為這樣自蹈險地,如果真定和德州兩路南軍夾攻,北軍將很容易腹背受敵。

朱棣卻不以為然,他信心十足地道:“我軍多騎兵,來去自如。百裏之外,勢不相及。兩軍相薄,勝敗只在呼吸間,雖百步不能相救,何況二百裏呢?”

於是眾將便依燕王之命,迅速拔營,趕到真定和德州之間的滹沱河畔駐營,並派遊騎遊走於真定和定州之間,故作伏兵,嚇阻平安、吳傑及時赴援。盛庸得報,果然率軍出征,進駐夾河,雙方在這裏展開了一場大戰。

這一戰,盛庸再度使用了令朱棣頭痛不已的火器,噴火車、巨銃、火弩為步卒主戰武器,同時以戰車和大盾結陣自保,燕王朱棣表面上采用的則仍是他的傳統戰術,先攻側翼、再沖主陣,可實際上這一次卻耍了個花招,采用了波浪似進攻的策略。

他的朵顏三衛精騎掠敵營而過,佯撲側翼後立即以騎兵的優勢迅速脫離了戰鬥,代之以五千步卒繼續攻打側翼,而騎兵繞了一個圈,返回主陣,沖擊正面陣營,一沖不破,立即讓開道路,早已蓄勢以待的第二隊騎兵再度發起了沖鋒,數萬鐵騎如波浪一般輪番沖鋒,終於撼動盛庸的中軍,強行突入,展開了混戰。

這一戰當真是慘烈之極,驍勇善戰的燕將譚淵身先士卒,混亂之中馬失前蹄,跌落地上,被南軍大將莊得一刀斬殺。可莊得還來不及歡喜,便又被率鐵騎沖陣的燕軍大將張武執矛刺死。燕將董真、楚智先後死於戰場,南軍傷亡更是不計其數。

這一場大戰,直殺得天昏地暗,數十裏地面上,到處都是敵我混雜的軍隊,完全變成了一場大混戰,等到夜色漆黑,敵我難分,各路兵馬才原地停下休息,燕王帶著百十余悍兵也在戰陣上停歇下來,等到天明時分四處尋找己方士兵,這才發現周圍都是南軍散處的營帳,原來他已沖殺到了南軍後方。

見此情景,朱棣身邊的侍衛們大為恐慌,生怕燕王有失,朱棣卻靈機一動,叫人整裝上馬,掩了旗幟標識,就那麽大模大樣地縱馬從敵營中穿過。此時天色微明,南軍也正亂亂紛紛地各自樹起大旗,招攬本部兵馬歸隊,朱棣這一行人穿著與南軍相近,又無旗幟標識,混在四處流動的南軍之中,一路北向,一時居然無人發覺異樣。

等到終有南軍發現這支隊伍不是自己人的時候,朱棣一行人策馬如飛,已經沖出南軍的駐營範圍,張開大旗,投向燕軍大營,追之不得了。誅殺燕王的大好機會,因為己方陣營的混亂,這條大魚就這麽逃掉了,燕王一路所經各營的南軍將領們諱忌莫深,深恐被主帥得知問罪,哪裏還敢張揚,卻不知因此而埋下了大敗的種子。

朱棣他剛從南軍營中沖出來,對那邊的混亂情況一目了然,南軍多步卒,殺亂之後,各營士兵步行尋找本部將領並向其集結,速度遠遜於北軍,現在南軍各營仍在亂糟糟的收攏兵馬,這是一個莫大的好機會,所以朱棣回到北軍大營後,立即召集諸將,趁南軍尚未整肅完畢,立即再戰。

朱棣把所有的騎兵都撒了出去,以百人為一小隊,在敵營中快馬馳騁,到處沖蕩,不讓本就混亂不堪的南軍從容集結,再揮大軍與後,殺入敵營。雙方這一場鏖戰,從清晨直殺到正午,突然間又起了一陣大風,三月天氣,草木還未覆蓋地面,大風刮得塵土飛揚,咫尺不見敵我,南軍尚未各自歸營,本就有些各自為戰,這一來看不見中軍號令,更是一盤散沙,終至一敗塗地。

盛庸灰頭土臉,一路逃回德州,點檢殘軍,居然折損了近五萬人馬,不由驚慌起來。他被吹捧得戰神一般,這是榮耀,同時也成了他的一個負擔,這麽慘重的失敗,他如何承擔得起。何況,每有斬獲時,他都是首功,吳傑、平安對他日益高漲的聲望不無嫉妒,這二人若是落井下石……

盛庸思及此處,寢室難安,還是他軍中幕僚,見主帥憂心忡忡,悄悄給他出了一個主意,將大敗歸罪於天時,以保令譽不墜。盛庸恍然大悟,急忙寫奏表,上報戰敗經過,說是雙方激戰到午後未時,天氣陡變,北風大作,塵沙漫天,旗鼓號令難以貫徹,方才導致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