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劉瑾伏誅(第5/8頁)

張永已捧旨退下好久了,楊淩才趨前一禮,輕輕道:“皇上,臣……想去探視一下劉瑾,乞皇上恩準。”

正德轉身,凝視著楊淩,眼神兒十分奇特。

戴義和苗逵頓時捏了一把冷汗:“一個試圖弑君造反的逆賊,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威國公居然要去看他?這不是犯糊塗嗎?”

楊淩坦然迎著正德皇帝的目光,正德漸漸溢起一眼笑意,起身說道:“好,帶些酒菜,替朕為他餞行。”

楊淩躬身道:“恭送皇上。”直起腰來,戴義和苗逵已亦步亦趨地隨著正德皇帝離開了。

池中春水蕩漾,兩只鴛鴦浮波。架上藤蘿爬滿了新綠,幾盈鮮艷點綴其中。楊淩長長嘆了一口氣,亦緩步離去,太子宮重新陷入沉寂之中。

※※※

一張小桌,擺滿了酒食,劉瑾、楊淩對面而坐。

兩個人心平氣和,好似多年的好友促膝而談,看不出一絲生死大仇的味道。

“咱家現在,真懷念在鐘鼓司的日子啊,早上起的是早了點,鐘鼓一罷,喝杯熱茶,吃些點心,就可以去睡個回籠覺。下午,陪著皇上逗逗樂子,一天也沒什麽大事,不操什麽閑心,教坊司隔三岔五還有點孝敬,得上三五十兩銀子,往箱子裏一放,眼瞅著它滿起來,樂呵啊。”

劉瑾蓬散著一頭花白的頭發,望著高高的透氣窗兒射進的一束光柱,陽光中有浮塵飄浮,還有些小飛蟲忙忙碌碌地飛來飛去。

劉瑾慘笑兩聲,說道:“瞧那小東西,多快活。我呢,官兒做大了,誰見了都哈腰,風光!金子銀子山一堆一堆的往家裏放,倒沒了感覺。就記著摟、摟、摟,咱家一個廢人,要那麽多錢有什麽用?有什麽用啊,為了這堆破銅爛鐵得罪人,現在想想,真是不值啊。”

“公公今日的想法,或許是真的,可是如果你能離開這個牢籠,你還會想盡辦法回到皇上身邊,變本加厲的禍害天下。人的想法啊,唉……當初離開楊家坪,我就想著攢上三五百兩銀子,置個小康之家,讓愛妻衣食無憂。後來,官兒做大了,我就想著不能辜負了這一身權力、不能庸庸碌碌混吃等死、不能只顧自己的小家,得為百姓們做點實事兒,人的想法,沒有一成不變的。”

劉瑾被他揭穿了乞憐假象,不禁惡狠狠地瞪著他,楊淩若無其事,自斟而飲。

劉瑾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神色,隨即又垂頭喪氣地道:“我是自作孽啊,當初還是我去雞鳴驛傳旨,把你楊大人請回京來的,誰知道,我是為自己請了個災星啊。”

他一拍大腿,恨道:“告咱家謀反?我家裏藏些盔甲兵器有什麽用啊?外四家軍掌握在你的手裏,京營掌在張永手中,禦馬監是苗逵的,兵權你是始終不放啊。我家裏藏幾件盔甲刀槍,拿來幹什麽?百十個家將,一群烏合之眾,我就能殺皇上?我不信,我不相信皇上會信!”

楊淩淡淡一笑,說道:“不可置信?的確不可置信,但是事涉皇權,就不需要那麽多質問了。況且,劉公難道不記得曹吉祥造反之事了麽?”

劉瑾一聽,臉色不由一白:怎麽忘了這位老前輩啊。曹吉祥,那是英宗年間的大太監,繼王振之後第一權閹,這個猛人篡位謀逆的計劃,也就是領著一幫子家將,準備進宮殺了皇帝,然後舉行登基大典。

有這麽一個缺心眼的老前輩樹在那兒做榜樣,皇上能不信麽?

楊淩繼續道:“你也知道兵權不在你的手中,於是拉攏都督神英等一批將領,於是在三廠一衛中安插親信,於是把宮中錦衣衛首領楊玉、石文義引為親信,收為幹兒子,你在家鄉為父母蓋墳,規格超越王侯,這些事,在禦史翰林們的手下足以織造出一張毫無破綻的天網,劉公公,不要癡心妄想了。”

劉瑾直勾勾地望著他,半晌半晌不發一言。

楊淩提起壺來,為他斟上一杯,緩緩道:“公公,說實話,你清丈土地,做官員離任考核,改變定期考核為隨時突檢、改革鹽政,凡此種種,許多許多對我來說,都深為贊同,很多年之後,你今日的辦法,一定還會有人用的。

如果你僅僅是為了政事改革,縱然身死,也不失為一條漢子,說不定還能名垂青史。可惜你做這種種事情,都是為了一已私利。清丈土地,是為了討好皇帝,自己從中漁利。離任考核,只是為了逼著貪官給你送禮,根本不去懲辦他,使他們更加肆無忌憚。

變三年一考為隨時考核,只是為了把你的對手趕下去,把你的親信、家奴們扶上官位。你所做的這些事,全是為了鞏固你的個人權力,為了往你的庫房裏收羅錢財!

你可知你劉公公不曾親手殺一人,天下因你而死的不計其數?你可知你不曾親手毀一家,天下因你而家破人亡、賣兒鬻女者有多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