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六節 兵來將擋(第4/5頁)

李世民揉了下太陽穴,苦笑道:“說不準是我看錯了。對了,還未感謝先生教我的處世之道,今日獻計,雖被聖上呵斥,但我感覺,他對我又改觀了很多。”

房玄齡笑道:“兄弟鬩墻,極為不智。你和元吉多吵一次,其實就會被聖上誤解一次。雖說事不怪你,但能化解以免以後的禍事,總是最好。”

李世民起身深施一禮,“多謝先生。”

房玄齡回禮道:“微臣本分之事。”

二人相視一笑,其意融融。

※※※

在李淵準備全面出兵,攻打東都之時,蕭布衣已有警覺。他人在黎陽,桌面上擺著一張地圖,圖上有四個箭頭。分別從河北、河東、潼關指過來,還有一處卻是武關。

蕭布衣身邊站在秦叔寶,二人凝望地圖,若有所思。

黎陽才克,蕭布衣慶功未完,命令已下。從黎陽,他分出兩路大軍,一路沿太行山北上,由江淮三將苗海潮、徐紹安、闞棱帶領,去攻魏郡。另外一路卻是由舒展威領軍,順黃河向東北而進,去攻武陽。

從這一刻起,他已經正式開始攻打河北地域的盜匪。

王伏寶回轉樂壽,羅士信城破,生死不明,姜陽、曲師從在破城那一刻,就帶著手下沖破包圍逃命,二人帶殘軍退守魏郡,倚仗城池和西梁軍對抗。蘇定方本來是在黃河沿岸防備張鎮周從山東打過來,沒想到張鎮周未到,黎陽就破。他兩面受敵,無奈退守武陽抵抗。

蕭布衣並不急急的去打兩郡,魏郡和武陽的兵力加起來,不過也只有三四萬的兵馬。河北軍據守兩郡,只能守住兩座大城,蕭布衣命眾將先去取周圍縣城,招安的招安,攻打的攻打,等將這兩座大城孤立後,再設法取之。而他的鷹眼、螞蟻卻早就開始縱深分布,已到樂壽、易水兩地。他雖還不知道王伏寶身死,但已知道曹旦、何稠被擒,竇建德、楊善會、裴矩前往易水。

蕭布衣每次想到這裏的時候,嘴角都帶著點古怪的笑,他每次想明白事情的時候,就是這種笑容。

秦叔寶並不多問,該他問的時候他才詢問,眼下他正在考慮蕭布衣的問題。

如果你是李淵,如何攻打東都?如果你是我,派誰去郩谷抵抗?

蕭布衣喜歡換位思考,這樣思考的結果就是,他能考慮的更加周詳。而秦叔寶給出的答案,其實和長孫順德仿佛。至於派誰去郩谷抵抗,秦叔寶思考良久才道:“唐軍若出潼關,這就是一場持久的戰爭,不要希望很快的決出勝負。西梁王手下現在猛將如雲,但郭孝恪……只怕經驗不足。”

他說的委婉,蕭布衣徑直道,“不但秦將軍這麽認為,實際上,就連徐將軍、李將軍亦是這麽認為。現在一定要增援郭孝恪!因為根據關中的最新消息,李淵已有增兵潼關的跡象。潼關天險難破,不需太多的兵馬鎮守。他當然不是怕我攻打,而是想從那裏出兵,未雨綢繆總比被人打的措手不及的好。”

秦叔寶沉吟半晌,“山東盜匪已無抵抗之力,百姓思安,已不勞張大人出馬。”

蕭布衣微笑道:“你也認同張大人對抗潼關的出兵?”

秦叔寶露出尊敬之色,“張大人自西梁王坐鎮東都以來,所經戰事難以盡數。文帝在時,他本來就是大隋能將,可惜卻不得先帝重用,到西梁王手下,才是真正的人盡其才。有他鎮守崤山,量李唐就算是千軍萬馬,也難到東都城下。”

蕭布衣笑道:“說的好,我得張大人和秦將軍這些忠心耿耿之人,實在是老天開眼。我即刻吩咐下去,召張大人回轉。單雄信、張公瑾已經回來了,可讓他們二人和張鎮周一起抗衡李唐,當可無憂。”

秦叔寶點頭,“張公瑾多謀、單雄信勇猛,有此二將、再加上郭孝恪助張大人,可抗衡潼關之兵。不過……尉遲恭那面如何了?”

蕭布衣道:“尉遲恭兵敗,宋金剛亦是敗逃,劉武周卻不等二人到了太原,已一路逃往馬邑,很可能去草原避禍。尉遲恭……到現在,還準備打探劉武周的下落。”

秦叔寶皺眉道:“此人真的……”本來想說此人愚不可及,想到自己的處境,輕嘆一聲,覺得不好評價旁人。

蕭布衣半晌才道:“讓他靜靜也好。我先命張鎮周回轉。”他倒是說做就做,命令很快的傳下去,等事情做完,蕭布衣望著地圖道:“河北就由我們來處理,我們當求全力取下河北後,再與李唐正面交鋒。不過李淵當然不肯等待,河內長平亦不可失。河東若是出兵,孟善誼,獨孤武都等人恐怕難以支撐。”

孟善誼,獨孤武都均是隋臣,做事中規中矩,但並無傑出的作戰能力,蕭布衣難免放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