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敲山震虎壓豪門,燮理民生求大才(第5/5頁)

諸葛亮思索著:“請教貨物豐阜之法。”

劉巴道:“成都物價騰貴,最貴在糧食,聞說左將軍府下敕令丈田,若此令能在益州執行無礙,則新收田賦將倍於以往。故而可從各地購入大批低價糧食,送入成都各市,由官家設市,吏主交易,如此,則市面物資豐阜,民可憑常價購之,囤積居奇的奸邪之輩無利可圖,唯有降價!”

這當真是一手老辣謀斷,劉巴果然深諳平準,方能有此興利除弊的良策,諸葛亮不禁歡欣道:“好法子!”

“還當設平準官,貴時拋售、賤時收買,以平抑物價。再設均輸之官,將各地上賦異地出售,輾轉交易,如豐產而價低者運往高價之地販賣。如此,各地物資交易通暢,則不愁物價平抑,國家府庫更當充實。”

這是效法漢武帝時的平準制度,桑弘羊當年以此策進獻漢武帝,統一了中央財政大權,同時加快了地方市場流通,一舉增加了國家財賦總量。

諸葛亮建議道:“平準均輸之官,成都統一領銜,可否按照稅賦之別設官分職,益州各郡上賦不一,均輸不一,則領官也當不一。”

這是要把武帝平準制進行到底,劉巴自然是贊同的:“如此更好。”

“只是鑄幣需要銅,倉促間哪裏得來這麽多銅?”劉備提出一個疑問。

劉巴胸有成竹地說:“益州多有銅礦,自可開礦得銅,然礦山也需官家專有,此應定下一條嚴令,凡鑄幣、采礦皆不允私人所有!”

諸葛亮詢問道:“倘若鑄幣官有,則他物可設官有否?”

劉巴一笑:“軍師將軍果然高見,益州產銅,尚有鹽、鐵、蜀錦之阜,後三者也當官有,則賦稅廣增,民生獲利,單單蜀錦一項,不啻為大利之本!”

諸葛亮點頭:“諸官有都當一一設置,只是求利國用,為尋常儒生所不為,若是有深諳平準之才,望子初舉薦!”

劉巴沉吟:“王連可為司掌鹽鐵之官!”

王連也是劉璋舊臣,與黃權一樣,也曾經堅拒劉備,閉城不降,劉巴舉薦舊臣王連,無疑又是對劉備肚量的一次考驗,劉備卻毫不猶豫地說:“好,子初所薦之才必定有經世濟國之用,當考校之!”

他得了填充國庫的良策,心下已是狂喜,不由得一拜:“謝子初良策!”

劉巴忙不叠地回了一拜:“怎敢受此大禮,區區小策而已!”

劉備問:“當從何處入手?”

劉巴笑道:“此事說來容易,做來繁復,巴立刻回去寫一份詳細的條目,再呈來一覽,尚有細則需多加斟酌!”

“有勞子初,如此甚好!”劉備悅然說道。

劉巴偏是個急性子,聽說要做事,便等不得了,也不拖沓,拱手便要辭別。劉備強拗著要送了他出門,他推脫不住,只得由劉備一路將他送去大門口。

剛轉過身,便有門下通報,說龐羲拜訪。

劉備當即便呆了:“龐羲,他來做什麽……”

諸葛亮卻是歡喜:“好啊,好事真是接踵而至,益州豪強終於坐不住了,這個龐羲就是個開頭!”

“你說他來做什麽?”

“無他,投誠耳,或欲結交主公,或自請丈田!”諸葛亮自信地說,“龐羲為東州派,有了他的這一主動投誠,東州派將逐步被我們收納,看來我們的分化瓦解當可成功!”

劉備點著頭:“好,我便去見一見他!”他輕輕一擊掌,用低沉而柔韌的聲音說,“益州啊益州,你到底要邁入我帷帳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