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見門生苦心猜聖意 入平台造膝沐驚風(第6/6頁)

“請問皇上,這個人是誰?”張四維擡頭問道。

“馮保。”

“他?”張四維失口叫了起來。

“怎麽,張閣老感到奇怪?”朱翊鈞追問了一句,又道,“馮保是朕的大伴,隆慶六年,又與內閣高拱、張居正、高儀三位輔臣同受先帝顧命。四個人,如今只有他一個人健在。皇長子誕生,論功行賞,合該有他一份兒。一般的賞賜,對馮保已無甚意義,晉封爵位,又牽涉朝廷綱本,朕一時委決不下。”

張四維細心聽來,覺得皇上的話中藏有玄機:雖然表面上他保持了對馮保的一貫禮敬,但並不想給馮保封爵。只是李太後發了話,他不敢硬頂著不辦,故在此提出來商量。張四維一時也感到不好辦,只得敷衍道:

“太嶽先生在世時,對這類封賞,是一概不允。理由是賞爵太濫,壞了朝廷綱常。”

"問題是太嶽先生已經不在呀。如果他在,這類事根本用不著朕來操心。內閣現在是你張閣老掌制,你是何態度?”

張四維一下子被頂到墻上,想耍滑頭已不可能。想了想,決定趁此機會試探皇上有無誅除馮保的意思。遂把心一橫,冒險言道:

“臣覺得,給馮保加封爵位不妥。”

“不妥在哪裏?”

“歷朝封爵者,不外乎兩種,一種是建功立業的大臣;一種是皇親。馮保以一個太監出身,既無偉功建樹,又非在國難時有救駕之功。如果給他封爵,勢必會引起士林非議。”

“朕怕的不是士林非議,”朱翊鈞眉梢一揚,露出不屑的神氣,言道,“你要說清楚,前朝太監中,有無封爵的人。”

“有一個。”

“誰?”

“劉瑾。”

“劉瑾,”朱翊鈞一愣,說道。“這不是武宗皇帝爺手下的司禮監掌印麽?此人極壞。”

“皇上所言極是。此人生封爵位,死有余辜。”

“既如此說,馮保封爵之事,也該擱置起來。”朱翊鈞仿佛了下一樁大心事,舒了舒腰,漫不經心地說,“張閣老回去後,就按你方才所言,給朕寫一個條陳。”

“說什麽?”

“就說馮保為何不能封爵的理由。這個條陳一定要寫好,朕要給太後看的。”

張四維一聽,不免心下暗暗叫苦,想不到繞了半日,他竟被皇上繞進了套子。皇上要他當惡人整治馮保。如此一來,他不但與馮保徹底撕破臉,捎帶著還把李太後得罪。事既至此,想當縮頭烏龜已不可能。張四維本想趁機給皇上多多進言,卻見皇上已是起身離座返駕回宮,臨走時留下一句話饒有深意:

“張閣老,凡事都要多多琢磨。”

 

 

 

 

 

 《張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