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完)(第4/5頁)

你計算一下,就算九原雲中兩地,有人口百萬,能供養多少職業軍卒?”

劉面頰一抽搐,輕聲道:“一萬人!”

蕭何說:“可是,君侯當初在樓倉,不過一萬多人口,卻供養出兩千職業軍卒啊!”

公叔繚笑了,“你且問問他,私下裏截留了多少輜重糧草?如果不是在樓倉,就算你有十萬人,供養兩千職業軍卒的話,只怕用不了三十天,就把你的家底兒給淘的幹幹凈凈,什麽都不會剩下。君侯,你所謂的職業軍卒,必須要有一個先覺條件,那就是人口,還有稅金。

以目前的狀況而言,即便陛下在世時地鼎盛時期,舉傾國一千七百萬人之力,最多養十萬職業軍卒。戰鬥力確是強了,可你要面對這麽大地疆域,又該如何守護?靠這十萬職業軍卒?”

劉+聞聽,不禁面紅耳赤。

這也是公叔繚第一次,以如此尖刻地言語擠兌他。

說實話,在建設樓倉的時候,他心裏還存著一點穿越者地優越感,想要建立起一支所謂的現代化軍隊。(全部小說超速更新:..)可是如今細想下來,如果他不是手握樓倉,恐怕連那兩千人,都支持部下來。

職業軍卒,又談何容易?

“君侯,你地想法沒有錯誤。”

公叔繚輕聲道:“其實在樓倉時,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老秦的兵制就目前而言,歷經五百年洗練,最為合適。然則,與君侯目前而言,似乎又不適用。所以,我就在想一件事。”

劉連忙問道:“請先生賜教。”

“君侯,有沒有考慮過,兵農合一?”

“啊?”

“閑時為農,戰時為軍……以河南地大片土地,只要能操作得當。只需一兩年,君侯手中,至少可握十萬雄兵。君侯,我說的這十萬雄兵,未必能比得上老秦銳士,但一般精兵,卻還能抗衡。”

兵農合一?閑時為農,戰時為兵……

劉腦袋瓜子嗡的一聲響,幾乎要昏過去了。

這豈不就是後世著名的‘府兵制’?

越來越懷,這公叔繚是穿越而來的人物。但不可否認,府兵制,也的確是他目前,最合適地一種方式。

說了很多話,公叔繚有點累了!

劉和蕭何輕手輕腳的退出了臥房,在房門口相視一眼之後,從對方眼中,看出了一絲敬佩。

這,是對公叔繚的敬佩。

如果說蕭何的敬佩,是源於公叔繚那種廣博的學識。那麽劉的敬佩,顯然是因為公叔繚的那種極其敏銳的超前思維。要知道,公叔繚超前的可不是十年二十年,而是將近七百年!

“君侯,我想派人前往山東各地,遍訪名醫!”

已經清楚地認識到,公叔繚的重要性之後,蕭何忍不住開口商量。

山東各地,如今是烽煙叠起。

想必會有不少人,願尋一方凈土,平靜的生活。可是這名醫……

劉點頭說:“那就煩勞蕭先生了!

另外,驪丘這一兩日就會抵達,到時候我會讓他到你身邊,隨行保護。先生將行變法之事,只怕今後,更要辛苦了。”

蕭何也不推辭,只是微微一笑,而後告辭離去。

雖然說心裏面有了章程,可是劉並沒有感覺到輕松多少。

他順路去拜見了一下夫人,還和劉巨車寧嘻嘻哈哈的說了一會兒子的話,然後滿懷心思的回到了書房。書房中,呂和薄女正在整理房間。按照她們的說法,每年新春,都要掃塵。

所謂的塵,就是各種晦氣,不好

這書房原本是烏氏所有,烏家如今滅亡了,不可避免地會帶有晦氣。日後劉+,要在這裏辦事,萬一被沾染了……所以,從正月初一開始,呂就帶著人,忙裏忙外地打掃著房間。

“阿+,曼姐姐來信了!”

“啊?”

“剛才你和老蕭先生與公叔先生說話,所以沒有打攪。

使者現在驛館中休息,我看他風塵仆仆的樣子,好像很很疲憊……不過,這裏有曼姐姐給你地信。”

呂說著,從書案上拿起一封書信。

看封口火漆,顯然還沒有拆過。劉笑了笑,把書信接過來,認認真真的看了一遍。

然後把信遞給了呂,默默地坐下來。

“阿,曼姐姐……其實心裏很苦!”

呂示意薄女出去,貼著劉坐下,輕聲道:“每次書信裏,她都是說公事,其實我知道,她是擔心我……這許多年了,曼姐姐一人苦苦支撐著巴蜀,殊為不易。要不,你把她接過來?”

“我何嘗不知道,對不住她啊!”劉+苦笑一聲,“可問題是,巴蜀現在真的離不開她。老唐攻克都,已率兵屯紮萌關一線。我原以為他能從獲取足夠地人口,但現在看來,卻是過於樂觀了。耗費錢糧無數,卻只得了三萬南蠻兵……守有余,可是攻掠卻明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