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西遼崛起(第2/6頁)

王安中是蔡京的得意門生,像他的老師一樣,王安中也經常以吟詩作賦為能,而且貪財腐化,根本就不會行軍打仗。作為武將的郭藥師哪裏看得起王安中這種弱不禁風的文人,因此根本不聽王安中的指揮,在燕山府中我行我素,二人貌合神離。

郭藥師與其部下仍穿遼國的服裝,因此有人暗中將他比做北宋的“安祿山”。

北宋只好將王安中召回,派蔡靖前去當燕山知府。蔡靖比王安中有些手段,但終不能完全控制他。蔡靖暗中上表朝廷,言稱:“藥師瞻視不常,性情兇殘狡黠,怙寵恃功,日肆暴虐,漸露逆心,將來必背負朝廷,興禍不遠,望朝廷宜早圖之,一旦勢成,則不能制也!”

北宋朝廷的有識之士對這種局面非常憂慮,力勸宋徽宗早日解除郭藥師的兵權,於是宋徽宗下詔任他為太尉,回朝就職。

郭藥師自從北宋君臣殺掉張覺後,就開始對朝廷懷有戒心。此時見宋徽宗召他入朝任職,明為升官,手中卻無一兵一卒,實則暗降!郭藥師窺出北宋的用意,自恃手中擁有重兵,以各種理由拒不到任,北宋朝廷也拿他沒有辦法。

宋徽宗命童貫以巡邊為名,前去燕京,實去觀察郭藥師是否有謀反之心,並且授權,必要時可借機除掉他。

聽說童貫要來巡邊,狡詐的郭藥師只率數名騎兵,遠遠地迎到易州,一見到童貫就馬上跪倒在地。童貫卻趕緊避開了,假惺惺地說:“現在你已官至太尉,級別與我一般大,焉能行此大禮?”

郭藥師卻叩頭不止,不知廉恥地說:“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藥師此拜是拜父親,卻不是拜太尉!”

童貫非常高興,也就大模大樣地接受郭藥師的跪拜了。

郭藥師帶著數隊人馬,邀請童貫來到野外閱兵,四周卻空無一人,童貫心中生疑。卻見郭藥師下馬後,一揮手中令旗,只見四周的山谷中伏兵驟出,盔甲耀日,數不勝數,童貫見狀大驚失色。

又見郭藥師一揮令旗,兵士全部消失在山谷之中。

童貫連聲誇贊郭藥師治軍有方。

郭藥師見童貫眉開眼笑,不失時機地獻上了一份厚禮。

童貫上表宋徽宗,稱郭藥師忠義有為,必不負國,且治軍嚴整,將來只有他才能對抗金軍。

宋徽宗從此對郭藥師堅信不疑。

後來,完顏宗望率領東路軍向北宋悍然發起進攻,與完顏宗翰率領的西路軍形成鉗形攻勢。完顏宗望所率的東路軍進軍神速,相繼攻克榆關、檀州、薊州等重鎮,就在北宋危亡之時,就是這個頗受宋徽宗恩寵倚重的郭藥師卻臨陣率部發動兵變,劫持了蔡靖等北宋官員投降了大金,並為前師,向北宋發起了進攻,從面導致了“靖康之難”。

天祚帝見蕭菩賢、耶律大石率人來歸,勃然大怒,他咬牙切齒地罵蕭菩賢道:“有朕在,你算得上是哪一門的皇太後。你與耶律淳借朕蒙難之際,譖越皇位,來呀,拉出去殺啦!”

遼兵一擁而上,將蕭菩賢拉出去斬首示眾。

天祚帝猶不解恨,下詔降耶律淳為庶人,除去他的族籍,並且為了告戒他人,向在場的人歷數耶律淳的罪過:“九族之內,耶律淳擁叔父之尊;百官之中,又有人臣之重,趨朝不拜,文印不名,朕亦曾賜其金券。如此隆恩,眾所共知。及外寇侵犯,卻不顧大義,任用處溫父子等逆臣小人,僭稱帝號。耶律淳大為不道,棄義背恩,獲戾祖宗,朕不敢赦,其所授官爵封號盡行削奪,並妻蕭氏亦降為庶人,改姓虺氏。嗚呼,仰觀天意,俯徇輿情,勉而行之,朕亦不忍。此為亂臣賊子的下場,為臣子者當深戒之!”

隨後,天祚帝便痛斥耶律大石:“朕還健在,你怎麽敢擁立耶律淳為帝?難道你不怕死嗎?”

而耶律大石毫不畏懼,慷慨陳辭地說:“陛下以全國之力,卻不能抗拒金兵,棄國遠遁夾山,使大遼黎民盡遭塗炭之苦。臣所擁立的耶律淳,也是太祖的子孫,豈不遠勝於向金人搖尾乞命?陛下要殺則殺,臣死於陛下之手,死而無憾!”

天祚帝啞口無言,現在身處絕境,正是用人之際,他再也不敢濫殺忠臣了。

於是,天祚帝赦耶律大石無罪,並設酒宴為他接風。

在夾山的日子,沒有了往日的歌台舞榭,沒有了昔日的鶯歌燕舞,天祚帝倍感乏味,他決心要奪回曾經屬於他的一切,包括金錢、美女和土地。

天祚帝命耶律大石率兵攻打聖州。

盡管耶律大石心有不願,但是剛剛來到天祚帝的身邊,又蒙皇恩赦免了死罪,耶律大石只好倉促帶兵向守在聖州的金軍開戰。

金國都統斡魯古聽說耶律大石率兵攻打聖州,便派遣完顏婁室、馬和尚等人率兵前來救援,耶律大石是遼國能征善戰之將,曾經兩次打敗宋國的軍隊,但是這次他遇到的是大金國的常勝將軍完顏婁室,況且他的手下又是一群烏合之眾,所以剛與金軍交鋒,便一觸即潰,耶律大石被生擒活捉,成了金軍的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