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張覺降宋(第3/4頁)

但是,北宋宰相王黼與童貫等人,認為不用一兵一卒,就能得到平州,這是自古以來從沒有過的好事,所以力勸宋徽宗接納張覺。

甚至他們竟然天真地認為,如果惹惱了金國,假如金軍來攻,那麽依靠張覺就可對付金國的軍隊。

而宋徽宗有他自己的想法。平州、營州、灤州三州乃是後唐末期,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所獲的州城,並不屬澶淵之盟時石敬塘割讓的燕雲十六州之地。除了收復南京之外,現在又能收回本不該屬於自己的土地,這可是光宗耀祖的千秋大業,如果真能成功,自己可以和秦皇漢武媲美。宋徽宗非常高興,欣然同意張覺歸附宋朝。

有一個人卻極力上表堅決反對。

“我朝與金結盟以來,兩國南北夾擊遼國,以使我朝得復祖宗舊地,而今若背信棄義,則會破兩國之盟,一旦金人來攻,敵強我弱,必招亡國之禍!故此,當殺宋朝使者,以明我朝立場。”趙良嗣可不是那種鼠目寸光的人,作為宋金“海上之盟”的重要參與者,趙良嗣深知金軍強大的戰鬥力和北宋軍隊的無能,兩國既然明確禁止在對方境內招降納叛,如今違背盟約,強大的金朝一定會和北宋刀兵相見。

因為收復了南京等地,趙良嗣被宋徽宗封為光祿大夫。

攻打南京,北宋兩次慘敗,最後只好借金國的兵力才得到了南京,而且金國遵守諾言,將南京城和幽雲地區的其它六州慷慨地交付給北宋。盡管與“海上之盟”的約定相比,北宋好像吃了虧,但是畢竟沒有付出那麽慘重的代價。

如今遼國大軍剛撤走,北宋居然擅自接納金國的叛徒,這種行為絕對不是大國所為,簡直就是無恥小人的卑劣行徑。

對宋徽宗這個引火燒身之舉,北宋朝內的其他大臣,只知逢迎皇上的心意,一味隨聲附和。宋徽宗不但不聽趙良嗣的勸諫,反而認為他是金國的奸細,將其臭罵一頓,並奪去他的光祿大夫一職。

趙良嗣的噩運來了,幾年後,隨著北宋的滅亡,趙良嗣被列為“六賊”之一,宋欽宗即位後就派人到郴州,將貶謫於此地的趙良嗣殺死。

於是宋徽宗對張覺厚加安撫,決定改平州為泰寧軍,任命張覺為泰寧軍節度使,總領三州兵馬,並免除平州、營州、灤州三年的租賦。

張覺高興萬分,日夜在平州大擺酒席,飲酒作樂。宋徽宗封他為泰寧軍節度使,只是口頭上的冊封,所以他在等候宋徽宗的禦筆詔書。

誰知,詔書沒等到,卻等到了他斷頭的末日。

完顏阿骨打新喪,金太宗吳乞買忙於料理後事,聽說張覺降宋,只好先派完顏阇母率三千騎兵前來討伐。

金軍將領對北宋的背信棄義行為深惡痛絕,因為自從與宋結盟以來,金國一直堅守盟約。當年訂立“海上之盟”,趙良嗣返回汴京,走到半路被金兵追回,回到完顏阿骨打的駐地,趙良嗣才知道金國出現了牛馬疫情,金國恐怕在約定的時間難以出兵。因為雙方約定在8月9日共同出兵,所以完顏阿骨打急忙派人把趙良嗣追了回來,待到明年再約攻遼。

金國如此遵守約定,而北宋卻一再違約,現在又竟然敢公開接納金國的叛徒,是可忍,孰不可忍!

張覺聽說金軍來攻,自已率兩萬大軍,在營州安營紮寨,準備抵抗金軍。完顏阇母帶著三千人馬,來到營州城下,見防守森嚴,敵軍勢眾,自覺不敵,遂命人在營州城門上寫上了“夏熱且去,今冬再來”幾個字,然後掩兵而退。

張覺一見大喜,便上書宋徽宗,吹噓自己大敗金軍。宋徽宗信以為真,命人帶著數萬賞銀,帶著任命張覺為泰寧軍節度使的詔書,前來慰問。張覺手下的李石、高黨、張均、張謙、張敦固等人亦被各自封官。

不戰而回的完顏阇母遭到了金太宗的嚴厲訓斥,而討伐張覺的重任則落在了能征善戰的完顏宗望的肩上。完顏宗望多年隨完顏阿骨打出兵征戰,作戰勇猛,頗有計謀,他和完顏宗翰等人,是完顏阿骨打的得力大將。

張覺聽說宋徽宗的使者前來,非常高興,立即組織全體官員遠遠地出城迎接。不想,完顏宗望早就得到了這個消息,率精騎一千余人向營州發動突然襲擊,猝不及防的張覺來不及回援,如同喪家犬一般逃進北宋鎮守的南京城中。

而張覺留在營州的母親、弟弟等人均成了金軍的俘虜。

完顏宗望率大軍圍攻平州。數月後便被攻破,平州城內有數千州民不願為金軍所俘,死命突破金軍的包圍,奪路而逃。

金軍攻進平州城內,宋徽宗封賞張覺的詔書和來往信件均落入金軍的手中,成了北宋接納張覺的鐵證。

完顏宗望怒不可遏,派人向王安中索要張覺。此時王安中將張覺藏在北宋的軍營中,詭稱不知張覺的下落,而完顏宗望卻不依不饒,不抓到張覺誓不罷休。王安中經不起金軍的再三索要,無奈之下,只好在城中找了一個長相與張覺特別相似的兵士,割下他的首級,獻給金軍,妄圖蒙混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