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張覺降宋(第4/4頁)

但是這一拙劣把戲被完顏宗望識破。憤怒的完顏宗望投書王安中,聲稱張覺就躲藏在軍械倉庫裏,如果宋軍不交出人來,那麽自己親自帶兵去捉。言外之意,便是要對北宋刀兵相見,這下,可把宋徽宗嚇壞了,他再也不管什麽“君臣之誼”,密令王安中將張覺殺死,並將他的首級浸泡在水銀中,專程派人恭恭敬敬地送到駐紮在平州的金營。

張覺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落了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臨死時破口大罵,但是為時已晚。

在北宋營中,那些歸順投降的遼國官員們聽說張覺被殺,擔心自己也會成為“張覺第二”,不免兔死狐悲,愴然淚下。他們心灰意冷,埋怨北宋寡恩薄情,過河拆橋。

郭藥師氣沖沖地質問燕京知府王安中:“金人索要張覺的人頭,你就殺了他把人頭送去;假使有朝一日,金人也索要在下的人頭,難道你也把在下的人頭送去嗎?”

王安中無言以對。

殺了張覺,總算出了一口惡氣。但是,完顏宗望還不解恨,向吳乞買提出了一個新的戰略目標:攻打北宋。此次張覺事件,完全暴露了北宋的心態。並且完顏宗望得到可靠消息,童貫和郭藥師在燕京地區招兵買馬,大有陰謀攻金之勢。

“我們有張覺與宋徽宗來往的信件在手,這是北宋背叛盟約的鐵證,我們以此興師問罪,只待戰局一開,我女真大軍揮兵南下,北宋如同綿羊一般不堪一擊,不費吹灰之力,便可盡得中原。”完顏宗望勝券在握。

而完顏宗翰的想法更加直接,那就是不必興師問罪,幹脆發動突然襲擊,乘著北宋防禦松懈,直取汴京。

但是吳乞買始終沒有表態。

北宋趁大哥完顏阿骨打新喪,不顧兩國之盟,引發了張覺事件,給新繼位的吳乞買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所以在他的心裏,比誰都恨北宋。再說,北宋答應給金國二十萬石軍糧,現在還沒有影兒。這不是戲弄金國嗎?

可是,做為一國之君,吳乞買清醒地認識到,消滅北宋還不到最佳時機,他要忍!

因為目前還沒有捉到天祚帝,他一天不到案,就是新興的大金國的心腹之患。

吳乞買為了早日完成大哥完顏阿骨打的遺願,決心先消滅遼國,至於北宋,完全可以先放在一邊,等消滅了天祚帝,再作計議不遲。

但要徹底消滅遼國,吳乞買還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位於西北地區的西夏國。當金軍進攻遼國的南京、西京時,天祚帝兵敗逃亡到夾山,西夏皇帝李乾順派將軍李良輔率3萬騎兵到夾山接應,結果在宜水被完顏宗望所率的金軍打敗,只好退到陰山以北,觀望時局。盡管西夏一再出兵助遼抗金,完顏阿骨打生前為了集中兵力對付遼國,沒有大舉進攻西夏,而是主動與西夏議和。吳乞買繼位後,完全貫徹完顏阿骨打的政治方針,他決定對西夏采取聯合的方針,要求西夏國的李乾順向金國稱藩,不再幫助遼國。

因為,西夏國王李乾順是一個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他自四歲登基,到十七歲時,設計除掉了垂簾聽政的梁太後而親政,從此西夏國開始走上了更加強盛的道路。

如果此時金國同西夏開戰,那麽得利的只有天祚帝和北宋。金國完全沒有必要在這種關鍵時刻去招惹強大的西夏國。精明的吳乞買深諳“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之理。

於是,吳乞買決定與西夏國做一筆交易。交易的條件是西夏國對金國稱藩,不再幫助遼國;而西夏國則可得到下寨以北、陰山以南的遼國土地。

李乾順也是個聰明人,他認真分析金、遼雙方的形勢,清楚地看出遼朝大勢已去,金朝銳不可當,為了西夏的利益,李乾順答應了金國的要求。公元1124年(金國天會二年)3月,李乾順向吳乞買上誓表,願意對金國稱藩,並且配合金國的抗遼戰爭。

李乾順表示,只要天祚帝逃到西夏,就會立即執送金國。

吳乞買非常高明,此舉不但使天祚帝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而且在遼國出兵攻打北宋時,徹底消除了後顧之憂。

金國在西北邊境的隱患終於解決,吳乞買可以專心來對付天祚帝了。此時的天祚帝又在忙些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