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緊急布防(第3/5頁)

她埋怨道:“大將軍就這點家當,又豈能隨意揮霍?作為領兵將軍,我們要為兄弟們著想!再說了,區區一句包抄敵後,後勤這邊,又要做多少布置?參謀部這邊,又要多少規劃,大量諸事,豈是易事?”

溫方亮也淡淡道:“老李,闖賊慣會跑,就算一切如意,到時他幾萬馬兵跑了,留下幾十萬饑民,你是殺呢,還是留呢?殺了有傷天和,留,哪來的糧食安頓?當年大將軍也南下討賊,在洛陽俘虜不少降民饑兵,留在了地方,結果這些人最後都成為叛軍,內應開城,為虎作倀。我們不能被流賊牽著鼻子走,需要一勞永逸的解決對手。而要一勞永逸,就必須有糧食,將俘獲的饑民就地安頓,也是大將軍現在做的事,屯田,積糧!”

他看著沙盤沉吟:“我等現在重心是屯田,待有了基業糧草,到時遠征河南,湖廣,也是等閑……不過流賊多在河南諸處,我師的糧道還是太長,最好他們渡過黃河,到山東,北直隸等處……介時後勤較易,千裏平原的,也可以發揮我騎兵優勢,將他們馬賊殺個片騎不留,余下饑民步卒不足為慮,又有糧食,流賊可定,只是我等需要時間……”

被鐘素素劈頭蓋臉一陣教訓,李光衡倒不著惱,他將鐘素素當自己妹妹一樣看,雖然鐘素素還以為眾人看不出她的女兒真身,而且她說得也有道理。

不過溫方亮也不鹹不淡的教訓他,李光衡就不答應了,當下怒目回瞪幾眼,隨後心中煩躁,嘆道:“說來說去都是糧草,怎麽流賊就不愁糧草,隨隨便便就裹脅幾十萬,上百萬人?”

眾人沉默一會,還是撫慰官李金珮道:“有道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做流氓的不畏良民。流賊畢竟是流賊,不論打著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等號,攻掠攻城只是等閑,所到之處也可席卷一空,反正說句朝廷無道,不義之財我等取之便可。”

他嘆道:“我等畢竟是官兵,豈能如流賊作派?便若曹、王二位伯爵南下時,因缺乏糧草,軍士有搶掠行為,當時引起彈劾多少?真到缺糧之時,我等能如流賊一樣攻取州縣?果真如此,大將軍辛辛苦苦,我靖邊軍辛辛苦苦積攢的名聲,就毀於一旦了。我等畢竟是官兵,不是流賊啊。”

李金珮為人和藹風趣,此時話語卻頗為沉重:“流賊便如一人身上之病原瘟疫,靠吸取宿主血肉過日,走到哪可以搶到哪。攻下州縣後,自然可以獲取不少糧草,糧草被奪了,百姓豈不跟隨?如此若蝗蟲席卷,隨隨便便裹脅幾十、百萬人,太簡單了。”

他最後道:“不過流賊靠吸取宿主血肉過日,宿主死,病原亡!或許大明死的那一天,同樣是流賊完旦的那一日!”

王鬥擺擺手,淡淡道:“如溫兄弟、鐘兄弟所言,小不忍則亂大謀,我不會被闖賊牽著鼻子走,我要一勞永逸的消滅他們!現在我們目標是屯種,積攢糧食,只需給我時間,到明年,我王鬥會解決一切問題!”

他眼中射出森寒的光芒:“流賊,哼!總有一日,我要將闖賊,還有那些賊將抓到面前來,一個個淩遲處死,方泄我心頭之恨!”

……

王鬥招各將作出了安排,密切關注潼關那邊情況,若孫傳庭力有不逮,立時救援,陜西絕對不容有失。

而議事後不久,李邦華緊急求見,見了王鬥,他連聲道:“流賊逼近陜西,賊勢眾大,恐陜地……果真有失,還請大都護立時發兵,救萬民於水火……下官願向朝廷上奏分說,如有罪責,下官一力承擔……”

顯然的,李邦華也聽到了消息,焦慮非常,立時趕來向勸說。

看著這個曾經的都察院左都禦史,就算遠在塞外,被朝堂遺忘,也仍然關心國事,陜西局勢與他無關,一樣關切。王鬥看了他良久,在李邦華忐忑不安時,微笑說道:“李公放心吧,本侯定不會坐視陜地不管。”

李邦華又驚又喜,連連道:“那就好……下官謝過侯爺高義……”

流賊逼近消息傳到山西,巡撫蔡懋德也連日召山西巡按禦史汪宗文、布政使趙建極、監司毛文炳、藺剛中,又有太原知府孫康周,平陽知府張璘然等官吏議事。

他自己決定到潼關對岸的風陵渡去,防止闖賊從這邊渡過黃河,攻打山西,同時繞道攻打陜西。又緊急傳檄總兵周遇吉、副將李雲曙、副將熊通、副總兵陳尚智等前來太原商議防務。

事後決定分區包幹,防守黃河,每個重要的渡口,都委派要員專門負責。

同時蔡懋德還向宣大總督紀世維求援,也不忘向大同巡撫衛景瑗,宣府巡撫朱之馮請求幫助,甚至歸化城的王鬥那邊,都派去告急求助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