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見習研究員(第3/4頁)

他們無力反抗清國,便將怒火發泄到自己的仇敵上去,很多朝鮮人,甚至比滿洲人還積極起來。

而且,清軍只是仿效“刀伊”先輩搶掠,又從對馬海峽渡海,危險性也比當時蒙元較小。多爾袞的態度也是先試探,第一批諸旗聯軍,只不到一萬人,便是有損,也不會傷筋動骨。

就在緊張的籌備工作時,多爾袞得到這張報紙。

弘文院大學士寧完我等不以為意,言書數只是小道,聖人微言大義才是正統,勸皇帝不必過於在意,多爾袞搖頭:“王鬥每走一步都有深意,我大清不可掉以輕心。”

他吩咐寧完我等人:“先解出這道題再說。”

……

陜西西安,總督府邸。

孫傳庭也看到報紙,近期他嚴厲追繳歷來士紳所欠賦稅,對敢於鬧事者,殺的殺,關的關,霹靂雷霆無情,陜西當地,一片“哭聲震天”。不說當地震動,便是朝廷得知孫傳庭作派,很多人都是呆住,孫白谷在做什麽?

面對外界攻伐彈劾,孫傳庭不為所動,所得錢糧,源源不斷投入到新軍招募,還有屯田的開墾中。

然後他看到報紙內容,還興味昂然的算了幾天王鬥那道數學題,幕僚勸言書數只是小道,眼下陜西正是關鍵時候,孫督不可因此分心,孫傳庭只是搖頭:“一國之政在於錢糧,錢糧之道在於算學,書數非是小道,而是大道。”

當然,他也知道陜西局勢正處關鍵時候,與自己大局比起來,這道“王氏算題”確是小事,很快,他就將此事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

隨著報紙所至,這道“王氏算題”激起了巨大的浪潮,傳到江南時,南京國子監一樣轟動,畢竟皇帝親自下旨,京師國子監卻無能為力,不免激起南京監生們的好勝之心。

只是很遺憾,他們一樣鎩羽而歸,消息傳出,江南士子也越多人對這“王氏算題”起了興趣。同時王鬥形象在很多人心中越發神秘,有若蒙上一層朦朧面紗,武人,善政者之外,還帶上了智者形象。

最後這道“王氏算題”走向了海外,多國流傳,種種所激起的風潮,是王鬥都沒有想到的。

對王鬥來說,這個時代的人,做不出這道題目是正常的,便是湯若望等西洋傳教士一樣鎩羽而歸消息到了手中,王鬥也是淡然一笑。

他們同樣不可能做出來,畢竟這道數學題,有著解析幾何與微積分的思想。

雖說崇禎十年法國數學家笛卡爾發表了《幾何學》附篇,提出了解析幾何思想,有了運算動態幾何的思路,但其實還是解析幾何的朦朧思想,真要完善,還要到本世紀中期。

而且湯若望等人萬歷年間就來到中國,怎麽可能了解笛卡爾最新動態?

至於微積分,已經是接近下個世紀的事,更是沒影了。

同時,這也是中西數學的分水嶺,之前中國數學與西方持平,甚至有地方超出。解析幾何之後,東方數學落後於西方,更不用說微積分了。

而最重要一點,就是坐標建立,將一切統一起來,才有了計算可能。

王鬥設計這道數學題目的,還是吸引眾士子目光,讓他們注意力投向數學,畢竟數學是一切的基礎,也讓他們嘗試邏輯推理,最終建立嚴謹又別具一格的東方數學體系。

而且,該題設立古怪精靈,內中蘊涵大量內容,甚至彈道學,拋物線,萬有引力等都有在內,若能一步步研究解題,甚至找到建立坐標的第一步,大明的數學與各方面成就,將得到無與倫比的提高。

希望這道題目出後,中國這片土地,能誕生大批的數學大師,甚至物理大師,化學大師,天文學大師等等。

而吏員考試之後,幕府方面也依標準答案挑選出了一大批附合宣府鎮所需人才,黃博文、劉冬陽,還有三個士子,被特招進了大學,預備進入將要成立的師範大學內。

他們還個個獲得“見習研究員”身份,他們的任務,也是繼續研究“王氏算題”。

趙中舉果然沒考中,他留在了宣府鎮,進入了一所小學內,教習低年級學子國文與書法課。他的妻子在學校附近開了一家豆腐攤,由於生意很好,以後發展成了店鋪。

他的女兒篳兒,進入一所女校內讀書。

一家人生活平靜而安樂,在宣府鎮這片激蕩的洪流中,他們同樣是匯集浪花的一朵。

……

閏月過後便是臘月,接下來的時間內,王鬥繼續處於繁忙之中,過年開了春,漠南將進行大規模建設,一切都必須準備到位。第一批吏員招募後,也必須進入學院深造一段時間,也是王鬥需要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