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儒學與督察員(上)(第2/3頁)

大明一般是七、八歲開蒙,然後寒窗苦讀,一步步從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等慢慢上升,只有科舉一條路,若能在三十歲中舉,已是祖墳冒青煙了。

包公便是29歲中舉,39歲才出仕當官,這還是幸運的。

在宣府鎮這裏,十歲或是之前均可入學,接受六年教育後,約在十六歲畢業,便是合格的小學生了,如能拿到畢業證者,便是沒考入中學,還是很多地方搶著要。

宣鎮商事發達,地方頗多技校,特別很多商行廠坊都在後支持,專門籠絡這些小學畢業生,供養他們在技校中學習幾年,讓他們出來後,入自己商行做事。

不過對這些小學畢業生,宣鎮百姓,還是習慣將他們稱之為童生,後官方也確定下來,拿到畢業證的學童,才能稱之童生,否則只是準童生。

這不若大明別處,一開蒙便是童生,沒考中秀才的,七老八十還是童生。

因為是六年制義務教育,所以宣府鎮采取寬進原則,適齡孩童均可上學,但畢業考就卡得較嚴。

考入中學者,便是準秀才,因為中學生錄取嚴格,超過九成多的小學生都會淘汰,所以他們入學後,繼續免費教育,等於這些人以前是家族供養,現在改為官方供養。

他們若畢業,便成為正式的秀才了,這時他們約二十歲左右,可以參加公務員考核,做吏當官等等,這不若大明,中舉後才有了一些機會。

也因為中學生的吃香,教化司後來規定,童生們許可再考,可在家苦讀,或是繼續進學堂復讀,這時他們就要收取費用,然後每年可以考一次,連考三次。

三次過後,就沒有機會了,畢竟復讀那麽些年還考不上,證明他們不是讀書的料,就沒必要再浪費家人錢糧了。

也避免八十歲老童生還在考秀才之事,一生光陰就這樣浪費,害了自己,更害了家人。

對那些小學都不能畢業的準童生同樣如此,許可自費衣食,復讀三年。還是不能畢業者,就沒有畢業證的回家吧,自己品嘗不努力失敗的苦楚。

才華更高,能考入大學者,直接就是舉人身份,畢業就是進士,包分配,包當官,因為他們是宣府鎮最精英的一部分。

軍事學院出來者,優秀學員,直接授騎尉勛階,未來可任隊官,副隊官,普通者,授上士勛階,成為甲長。

民事學院出來者,享受科級待遇,進入各屯堡,民政部或是監察部內任職。

這便是王鬥對宣府鎮的教育做法,普及初等教育,特別重視新生孩童的教化,且到中學這一關,就卡得非常嚴,嚴進嚴出,能就讀者,皆是品學兼優之士。

也避免未來高級知識分子太多太濫,不說大學生滿地走,此時大明幾十萬生員閑置,沒有出路,就是大害。

而到大學之後,也才文武分科,不過宣府鎮的小學,中學,其實沒什麽文武之分,都算是接受軍國主義教育,便是小學畢業,在很多百姓看來,也個個是文武雙全之士,他們眼中的高等人才。

……

得知宣府鎮的教化詳則後,李邦華嘆息良久,越發覺得王鬥的深不可測。

在他看來,宣府鎮教化普及,完全蓋過江南最發達的蘇杭之地,當為大明之首不說,還體系通暢,上下有序,或許可為大明未來教化之方向。

而且這個體系,也將民間有力者,精英者網羅一空,不慮遺賢民間怨恨作亂。

畢竟歷來反賊作亂,沒有讀書人加入皆不足為懼,就象闖賊,沒李巖等加入之前,流寇爾。但越多的讀書人加入,卻使得危害越大,最終成為大明的心腹之患。

而王鬥這個收羅人才的力度,甚至蓋過大明多少倍,思之甚為可怖。

只是有一點,宣府鎮大學畢業生不言,若大明進士一樣少。

然中學畢業生就可參加吏員考試,雖比起大明各處生員來說,各人做官從政機會多了許多,不至如此閑置遺禍,然這麽多的官員政位如何安排?

來年如何安排越來越多的人才?

宣府巡撫朱之馮近期一直陪在李邦華身邊,此時也前往該屯堡路上。

他沉思良久道:“所以,這便是宣府鎮冗官冗吏由來吧。其實非是冗政,而是細化,大明對地方治理太粗疏了,皇權不下鄉,也是因為地方官吏太少之故,只能依靠士紳,所以賦稅越收越少。反觀宣鎮,各類賦稅卻是越收越多,百姓並不覺苦,就是該收的人收了,不該收的人不收,吏政暢通之由。”

他說道:“而且這些老學生畢業後,也是進入地方吏務,不若大明進士及第,任者便是知縣起步。他們只是書生爾,又如何坐理地方數萬戶賦稅之事?……內閣諸公更不用說了,若是庶吉士者,便是進入翰林院,然後在京中打轉,最後成為輔臣。他們又如何熟悉地方事務,故而種種之策,往往牛頭不對馬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