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孫傳庭(第2/4頁)

他說道:“早在那時,王鬥便細分後勤,以掌兵與練兵分開辦理,又推行官話,讓軍士識字……”

他猛的轉頭,看向孫傳庭:“你道這是何意?”

孫傳庭沉聲道:“此為操練堂堂之軍也!”

他說道:“細分後勤,士卒衣糧充足,便可專心打仗,無後顧之憂。以掌兵與練兵分開,練兵時士卒皆視如一,便無家丁之陋習,人人可戰,便是戚帥堂堂之陣的道理。”

“掌兵另有其人,兵不為將用,權柄便盡操主帥之手,無慮私兵之禍!便是領軍者中人之資,此軍無賀人龍、左良玉諸鼠輩,便無臨敵潰敗之憂,足可立於不敗之地!”

他說道:“讓軍士識字,推行軍話官話,軍中皆是豪傑,明白忠義為國道理,渴戰敢戰!更可記憶軍紀,嚴明軍律,戰陣操練嫻熟,如此前者死之,後者續上,軍伍極韌,安可不勝?”

他道:“便偶有小敗,練兵那方亦有源源不斷兵馬出來,足以補足兵源,再以老兵帶新兵,更為強軍,這也是學生觀永寧侯兵馬越打越多,越打越強的緣故。”

洪承疇驚訝地看著孫傳庭:“你說得很清楚,有些為師沒想到,卻被你說到了!”

他沉吟道:“然大宋時,亦也兵不為將用……”

孫傳庭不屑道:“紙上談兵之輩爾,以其掌軍,安可不敗?”

他說道:“所以,這便是參謀制的妙用!”

他道:“以熟知軍伍軍制之謀士為贊畫,以夜不收為耳目,再以圖冊沙盤為謀劃,使戰場戰勢濃縮方寸之地,吾觀局勢,便若掌上觀紋,豈是往日紙上談兵?故要兵不為將用,軍士又可打仗,參謀制必不可少。”

洪承疇沉吟點頭,他看著孫傳庭:“你到陜西後,便要如此辦理?”

孫傳庭說道:“說來容易,只是想要依此成軍,難……”

他搖頭:“有道是一步遲,步步遲……屯田,需清正有為之屯官,且一省之軍,要屯到足夠糧餉,不知需要多久。贊畫,誇誇其談者多,熟知軍伍軍制,有戰場撕殺者少,要建參謀司,非是易事。沙盤,地圖,需繪制各處詳細戰圖,也非簡單……讓軍士識字,勞記軍律,更需日久,時不我待啊……”

王鬥經過多年發展,才有眼下成果,孫傳庭要白手起家,打造一只新的軍隊,非是簡單易事,只覺千頭萬緒,湧上心頭。

洪承疇嘆道:“確實,難!”

他喃喃道:“治軍之要,無非兵精糧足,敢戰想戰!只是說來容易做來難,便是兵精糧足四個字……”

他不斷搖頭,可以想象孫傳庭到時的困難。

往日孫傳庭任陜西巡撫時,也曾整頓屯墾積弊,充裕軍餉,當時便有不少霸占屯田的豪強官紳唆使兵痞鬧事,被孫傳庭鎮壓下去。

但那時還算事小,也有自己照應,眼下孫傳庭擔任總督,欲大規模操練新軍,將會觸動更多人的利益,四面楚歌,群起而攻之,將是他未來的典型寫照。

孫傳庭也是沉默,確實,回去後整頓屯務,難度不小。

而大明為何兵丁不精?最大原因也在糧餉不足。

沒有糧食,軍士連基本訓練也不成,想要操練精兵,更需有大量肉食,否則強行操練或是整頓,只會引起嘩變。

各軍為何出現家丁?還不是因為糧餉不繼,故不得分出一部分人飽衣飽食,余者忍饑挨餓。這部分人成為家丁精銳,初時作用頗大,但到現在,成了私軍的源頭,朝廷也是無奈。

歷來整頓前提,也需有足夠糧餉放下,否則就等著前功盡棄。

更重要,還需有一支完全聽從自己的軍隊。

洪承疇也想到這點,他沉吟道:“惜援剿總兵左光先戰死,秦軍精銳,毀於一旦,眼下你無兵帶回陜西……現陜地驕兵悍將,各地將領多難以節制,你獨自一人……”

他也聽到一點風聲,看著孫傳庭,話有所指道:“若事有可為,還應盡量安撫為上……”

孫傳庭不語,只眼中閃過銳利的寒光。

而且崇禎十二年他與洪承疇入衛,事後自己被禁囚貶為平民,洪承疇調到遼東,左光先等秦軍骨幹跟隨,松山一戰,左光先戰死,余部死傷慘重,卻沒有兵馬讓自己帶回陜西。

孫傳庭覺得恩師整頓京營,難度不比自己小,殘余一些兵馬,還是留在京畿為好,好讓恩師有一些可以調動的親近兵馬,陜西的事,自己想辦法解決。

看孫傳庭樣子,顯然沒有將自己的話聽進去,洪承疇心中一嘆,這些年雖然孫傳庭內斂許多,然骨子裏還是倔強自傲,希望他回去後一切順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