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新營制(第4/5頁)

這種軍官罩甲,腿裙,下擺處露出一大截鮮紅的鴛鴦戰襖,走動間,配上閃亮甲葉,頗為精神耀眼。

眾人雙眼發亮,高史銀笑得合不攏嘴,不斷贊嘆:“好,好,就要這樣,我靖邊軍,軍官就要有軍官的樣子。”

溫方亮則露出深思的神情:“這樣一來,敵方一眼就知我方軍將所在,怕會受到重點關注打擊。”

高史銀不以為然:“有得就有失,當官嘛,總有危險的,怕死的,就不要升官好了。”

眾人爭議,總體而言,認為利大於弊,軍中把總及上的軍將們,可以如此裝扮。

……

王鬥脫下甲胄,環視眾人,高聲笑道:“我靖邊軍,身為大明第一強軍,自需有天下第一軍的風範氣勢,所以除了各軍的戰服外,還需有禮服,如此,方可匹配身份地位!”

他拍拍手,又有一群府中護衛走進來,眾人一呆,一亮,這就是方才大將軍說的軍將禮服?

大明朝不是沒有禮服,文武百官中,各人都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賜服等多套服飾,不過這指的是軍官文官等官員,普通士兵,哪有這些?平日一身鴛鴦戰襖,表裏異色。

什麽叫表裏異色?就是裏面一種顏色,外面一種顏色,外面穿臟了,就將裏面一層翻出來穿。裏面穿臟了,再翻回去。臟是臟了點,絕對省水。當然,舜鄉軍中不可能這樣,不過除了盔甲,平時軍士也沒有別的服飾。

此時這些護衛,皆身著右衽緊身袍衫,曳撒樣式,氈靴,頭戴三山帽,腰間別著腰刀,身後掛著解首刀,頗有點象錦衣衛的服飾。

各人中,可明顯看出甲等軍,乙等軍,還有軍官們的區別。甲等軍與乙等軍軍士,身上服飾都為棉麻布料,甲等軍棉多些,軍官們為錦衣,以不同包邊顏色區分各營。

看著這些打扮,眾人似乎看到古時俠客風範,大氣,華美,幹練,銳氣,又帶著一些殘酷的美,再配上腰刀作為儀刀,英氣逼人啊,堂內所有人這樣感覺。

齊天良上前嘖嘖道:“看看這衣裳,個個穿得跟個官人似的,我東路之地,軍隊本就尊貴,再穿上這衣服,那些小夥子們,還不是搶破頭想參軍啊。”

王鬥點頭道:“軍人,就要有軍人的樣子,沒有一身好的服飾,如何顯示軍人英武之氣?我靖邊軍與眾不同,自需有與眾不同的作派。有戰服,還需有禮服!”

各將眉歡眼笑,都沒有絲毫異意,大將軍願意讓各人麾下變得更精神,他們又有什麽好說的?因此付出的財帛糧米,也不是他們操心的事。

趙瑄難得嘟噥一句:“這身打扮,很象錦衣衛啊,會不會有人說閑話?”

立時一大群人反駁他,大明錦衣衛雖多著曳撒,戴三山帽,不過現在官員百姓多穿曳撒者,三山帽,更大街小巷都是,自家這樣穿,又有什麽?再說了,背後的閑話誰理他,說東路閑話的人還少了?只要不當面說就行。

高史銀更叫道:“小瑄兒,如果你不要軍將禮服,就將你營下的份額全部給我,我要了!”

趙瑄急道:“誰說我不要了?我沒說啊。”

又引起眾人大笑。

最後王鬥還定了各屯堡守衛屯丁們的衣甲,他們戴紅笠軍帽,穿青綿布長身罩甲,罩甲沒有內襯甲葉,外面沒有銅釘。他們也沒有臂手,沒有鞓帶,在腰間紮布帶,同時有肩巾。

他們也沒有禮服,預備隊,自然不能與正規軍相比,不過屯丁有長身罩甲,比以前只有鴛鴦戰襖,好了不少。

靖邊軍營制,旗號,軍服定後,堂內各人喜形於色,個個眉飛色舞,亂哄哄的議論,均覺自家軍隊與眾不同,極有氣勢,果然有天下第一強軍的風範。

眾人一片議論中,王鬥看向後勤司大使齊天良:“老齊,我靖邊軍更換新衣甲,需兩萬套,你後勤司,什麽時候可以搞好?”

齊天良忙道:“大將軍,這衣甲都有,若只改裝容易,發動治下被服廠,還有所有商家,兩個月內,盡可以準備完畢。不過若是制做禮服,各人需量身定做,需要的時日會長些。”

王鬥道:“好,先準備戰甲。”

他來到人群中,看著一個個熟悉的人,看著他們崇慕的眼神,他深思,緩緩道:“諸位,從今日起,我靖邊軍正式立營成軍。記得去年征剿流賊時,我曾發過誓,要讓這天下重歸太平,讓中國之地成為桃源樂土,我有這個抱負,諸君,你們願意追隨我嗎?”

堂內所有人一齊拜倒,齊聲吼道:“願為大將軍效死!”

“願為大將軍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