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新營制(第2/5頁)

這些議題也非常重要,各人集中精神,聽馮大昌取出一份文冊宣講。

靖邊軍,設前鋒朱雀營,左衛青龍營,右衛白虎營,後衛玄武營,還有中軍,下設護衛營,炮軍營,騎軍營,尖哨營,輜重營諸營,總以忠勇營稱號。營內簡稱,前營、左營、右營、後營、中營。

各營編制,皆以五甲為一隊,戰兵五十人。

四隊為一總,長槍隊、火銃隊各二,不計把總指揮部在內,一總共有戰兵二百人。

四總為一部,不計千總指揮部在內,一個千總共有戰兵八百人。

四部為一營,不計營部在內,一營共有戰兵3200人。

各營營務……

每隊,皆以一甲長充任隊副,隊不設旗,以腰牌與盔甲辨別身份,隊官有護衛一。

每總,設把總指揮部,內把總官、中軍官、軍需官、書記官、鎮撫官、撫慰官、贊畫、旗手、金鼓手各一。另:把總護衛兼旗鼓手護衛兼傳令兵五人,醫士五人,夜不收五人,鎮撫軍士二人。

每部,設千總指揮部,內千總官、中軍官、軍需官、書記官、鎮撫官、撫慰官各一,贊畫、旗手、金鼓手各二。另:千總護衛兼旗鼓手護衛兼傳令兵十人,醫士十人,夜不收十人,鎮撫軍士十人。

每營,設營部,內營將,中軍官、軍需官、書記官、鎮撫官、撫慰官各一,贊畫、旗手、金鼓手各五。另:營將護衛兼旗鼓手護衛兼傳令兵二十人,醫士二十人,夜不收五十人,鎮撫軍士二十人。

此外,每部有雙馬挽帶輜重馬車十,炊事車五,設馭手、火兵,各營還有運輸隊。

此為諸營定制。

堂內各將,發出嗡嗡的議論聲,高史銀忍不住高叫:“好家夥,這樣一營人馬,怕有三千四、五百的,真的發了。”

遲大成對他喝道:“肅靜!”

高史銀嚇了一跳,遲剝皮為人冷面無情,若被他參劾的話,怕要當堂挨軍棍了,連忙乖乖坐好。

王鬥笑了笑,道:“對營制有什麽看法的,大夥都可以說一說。”

他起身在堂內踱步,又負手看著窗外那顆大槐樹。堂內各人,則七嘴八舌的交換看法,這營制營務,與以前舜鄉軍的編制並沒有多大區別。

若有區別,就是外軍多為三部一營,現靖邊軍卻是四部一營,人數多了不少。不過對各將來說,領軍越多越好,這是好事,一營三千多人,也在各人能力掌控範圍之內。只有營、部與總增加了夜不收,這比較難辦。

當下眾人道:“我等沒有異議。”

王鬥轉身道:“好,營制就這樣定下來,這份文冊將留副本,然後交到參謀司,存档。”

他坐回座位,宣布下一個議題,卻是各營軍旗。

幾個府中護衛進來,展開了幾面旗幟,從把總旗到將官旗都有。

各人看去,這些旗都是認旗,上面都寫著王字。

把總認旗,長三尺,斜角有邊,杆高一丈一尺,用纓頭號帶一條,長五尺。

千總認旗,長四尺,斜角有邊,杆高一丈三尺,纓頭號帶一條,長七尺。

營將認旗,長六尺,斜角有邊,杆用纓頭雉尾,高一丈五尺。號帶一條,長八尺五寸。

各人沉吟,此時明軍旗幟多半如此,不過眾人總覺得缺少什麽,不能突出靖邊軍的氣勢氣魄。

溫方亮道:“大將軍,末將以為,我軍有青龍,白虎諸營,是否要軍旗上體現這點?”

高史銀叫道:“不錯,比如那前鋒營,旗上就該有一個大大的朱雀才是。”

堂內眾人都是會心微笑,高史銀極有可能任一營主將,以他的勇猛,任前鋒朱雀營將官可能性極大,所以迫不及待,就要為自己營旗爭取了。

見堂內各人皆有異議,王鬥一笑,又拍了拍手,堂外又進來幾個護衛,展開了好多面旗幟。

眾人眼前一亮,同樣是把總,千總,營將旗幟,但這些旗幟,卻給人激情似火,熱血沸騰的感覺。

各旗皆為方旗,旗色赤紅,每旗中,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前有朱雀,後有玄武,中間本該繡各將名字的地方,卻以金黃浪濤日月取代。不論把總,千總,營將旗皆是如此,只不過旗的大小不一罷了。

各旗,把總旗也是杆高一丈一尺,纓頭,沒有號帶。

千總旗,杆高一丈三尺,纓頭,沒有號帶。

營將旗,杆高一丈五尺,纓頭珠絡雉尾,沒有號帶。

而且各營旗中,若前鋒營,旗中相應的朱雀圖案略大些,旗的綢邊,也是血紅,代表這是前鋒朱雀營。若左營,旗中相應的青龍圖案則大些,旗的綢邊,也是深青色,代表這是左衛青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