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新營制(第3/5頁)

右營白綢邊,後營黑綢邊,中營則金黃色綢邊,一一將前後左右中各營分開。

看著旗幟,各人喜不自勝,外軍中的各旗,多用斜邊三角旗,他們方旗,多用傳令軍陣東、南、西、北、中五方號令,沒想到自家用在認旗上,也有如此氣勢。

高史銀嚎叫道:“就是要這樣,我靖邊軍的氣勢就要這樣!”

不過他叫道:“大將軍,為什麽不在旗面繡上將官的認姓呢?用那個月亮和太陽代替?”

王鬥說道:“我靖邊軍,之所以百戰百勝,靠的是全軍將士奮勇作戰,所以要突出的,是一種軍魂,一個整體。不論誰看到軍中哪面旗,首先想起的,就是我們這只軍隊,而不是某個人!”

眾人沉思,大將軍這樣做倒也新鮮,降低個人色彩,突出全軍整體與榮譽。

不過現在靖邊軍依軍律打仗,將領比起外軍,作用降低不少,如此也好,形成鮮明的風格,別人一看,就有鶴立雞群之感。無形中大大宣傳了這只無敵的軍隊。

而且大將軍這樣做,似乎別有深意……

當下眾人通過,各營旗號就確認下來。

最後便是將士的盔甲了。

其實現在靖邊軍中的長槍兵戰士,身穿的鐵甲,有若宋時的步人甲,又有若錦衣衛大漢將軍的盔甲,沉重不說,還與現在明軍的主流盔甲格格不入,該到了改變的時候了。

王鬥拍拍手,又有一些府中護衛捧著盔甲走進來,王鬥說道:“我讓後勤司打造了一些樣品,大夥都來評評,是否合適。”

他親自做模特,先穿普通軍士的盔甲,卻是中營戰士的衣甲。

王鬥先穿靴,一種長筒氈靴,然後取過甲,這是一種長身罩甲,顏色深紅,內襯小甲片,又有柔順內邊,外布密密銅釘。由於甲衣一體,所以穿著非常快捷方便,就如穿上一件外衣一樣。

罩甲為對襟,以銅扣扣上,一般明軍是布結扣,銅扣扣之,更顯威武英氣。

再是臂手,又名臂縛式,這是一種臂甲,與明前的披膊不同,很象後世的袖套。

此時王鬥的臂手,卻是用青棉布、綿花等做料,外綴甲葉,上厚下薄,手肘處甲葉較薄,使得整只手屈升靈活。臂手靠上有帶扣,可與肩上罩甲相連相系,小臂靠內側有銅扣,扣之臂手就著好了。

兩只臂手著好,王鬥再戴上折上巾,這屬於內帽,最後戴上帽兒盔,又在腰上紮好鞓帶,這樣盔甲就穿好了。

動作快速的軍士,決對可以在十五秒,二十秒內全部著裝完畢,就是戴上臂手稍稍麻煩點,不過動作再慢,一分鐘之內完成是沒有問題的。

全副盔甲也不重,差不多三十斤左右,特別著裝迅速,這是明軍在盔甲上的進步。當時京營士兵,精銳的邊軍騎兵,皆是如此裝扮,不過又略有區別,因為各軍多戴雲翅盔,靖邊軍卻是一色的帽兒盔,這是王鬥部特色。

在王鬥戴臂手的時候,眾將七手八腳的幫忙,此時各人觀看,嘖嘖稱贊。

王鬥這身罩甲,領為方,肩處,領處,對襟處,還有下擺處,皆金色絨邊。由於此為甲等軍衣甲,沿著領到肩膀,還有一溜的紅絨,靠膀處,各挑起一個小絨球,增加了肩膀的厚實感與立體感。

眾人皆是興奮,這盔甲確實便利,防護也不錯,而且英氣勃勃,看起來非常威武。沈士奇更是奉承:“雖說只是小軍的盔甲,但穿在大將軍身上就是英俊,就是威武,真沒得說。”

眾人哄笑,王鬥更指著沈士奇笑罵:“你小子,我發現你越來越會拍馬屁了。”

王鬥此時穿的是中營戰士衣甲,所以外包金邊。若後營,領、肩、對襟、下擺各處,則包黑邊,右營包白邊。以此類推,與旗號一樣,也突出了各營的特點。

王鬥感覺不錯,擺了個造型,問眾人道:“如何?”

眾人也感覺不錯,這衣甲,便利,威武,防護效果好,可以在軍中實行。

於是就這樣決定,乙等軍戰士,同樣深紅長身罩甲,臂手,只是領為圓,肩處沒有紅絨與絨球。

尖哨營的夜不收,穿著短身罩甲,不用臂手,突出特點就是快捷輕便。

這是各營甲等軍,乙等軍的衣甲穿著,王鬥還示範了各營軍官們的盔甲。

把總及以上軍官,穿短身罩甲,配腿裙,都是明甲樣式,外有細密精良的鱗甲,臂手用紫花布為料,外露甲葉同樣閃閃發亮。當王鬥戴好臂手,紮好鞓帶時,盔甲就著好了,比普通士兵的衣甲,稍稍麻煩一些。

主要是穿腿裙,需先用前後肩帶掛在雙肩上,腰後也有幾個扣子,余者罩甲、臂手,與士兵穿著沒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