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得知(第4/4頁)

那驛官身材滾滾,白白肥肥,一見就連連叩頭:“大王饒命,大王饒命。”

張獻忠一皮鞭抽下,打得那驛官哭爹喊娘,他大罵道:“你媽媽的毛,一看你這吃得圓滾滾的就是一個貪官,驢球子,給老子砍了,咱老子一看到這些狗官就來氣。”

立時一個老營親兵出來,在那驛官的慘呼聲中,一刀下去,砍在他的脖子上。

也不知是不是這親兵故意,這一刀卻沒有將這驛官的腦袋砍下來,那驛官一時不死,捂著脖子,嚎叫著在地上翻滾,鮮血不斷從傷口湧出來,在寒風中冒著騰騰熱氣。

眾兵都是圍在旁邊笑看,一直到這驛官不動。

此時已是近午,見部下勞累,張、羅二人便下令在該驛站紮營,立時眾軍歡呼起來,東一堆西一堆的在驛站周邊聚了一處又一處,或紮營休息,或卸下馬具,修整車輪馬挽等,一片鬧騰。

中原腹心的驛站不能與九邊重鎮相比,便如那雞鳴驛,城周四裏有奇,兵驛、郵驛兩用,兼有防禦功能。樂仙橋這種小驛站,不過周一百多步,設備非常簡陋,也紮不了多少人。

因此便張、羅二人,還有各自部下一些大將入內,生起了數盆炭火,又拿出酒肉吃喝。

羅汝才狡詐多謀,別號曹操,而且為人圓滑,善於調和各部關系,打下城池,子女財物也願意平分,因此很多農民軍首領喜歡與其合作。不過其人也有個毛病,便是貪財好色,見之美色,便收羅帳中,便是被楊嗣昌十萬大軍圍剿,這些美女也不願意丟棄。

他帳中妻妾成群,個個綾羅綢緞,打扮得花枝招展,還隨軍養了戲班與舞姬,此時無事,便叫戲班彈奏,舞姬歌舞。

一時驛館內盡是絲竹樂曲的聲音,間中夾著眾人的狂笑之聲。

張獻忠是陜西定邊人,羅汝才是陜西延安人,二人的部將,也多是陜西延安、米脂、榆林等地人氏,因此站內傳出聲音,便多是秦地口音的喧鬧。

羅汝才身下鋪著虎皮,身旁聚滿了各異姿色俏麗的女子,不時給他喂酒喂肉,敲腿捏背。

酒酣耳熱之時,羅汝才有些感慨,他高聲道:“官府一直罵我們是賊,愚民也罵我們是賊,賊就賊,做賊有什麽不好?想我老羅貧寒的時候,連個媳婦都娶不上。現在看看,官家的大小姐,富貴家的女子,什麽樣的姿色沒有?往常她們正眼也不看我一下,現在呢,哪個不順著我,求著我?做賊好啊,我就喜歡做賊!”

眾人大笑,只有場內女子強顏歡笑,卻沒人敢露出不滿之色。

張獻忠拍腿大笑:“曹爺你真是個多情種子。”

眾人又是一陣狂笑,羅汝才部下大將楊承祖、王龍等人,更是摟過身旁女子用力親吻,放浪形骸。

而在張獻忠身側,則坐著獻部大將白文選、闖世王馬武、三鷂子王興國諸人,此外還有幾個小將,便是同為張獻忠義子的孫可望、劉文秀、李定國、艾能奇四人,並稱為“四將軍”。

這四人皆是明末清初炙手可熱的風雲人物,特別李定國、孫可望二人,更在史書上留下厚重一筆。

此時聽了羅汝才的話,李定國,此時應稱為張定國的,眉頭細不可聞的一皺,對羅汝才的話有些不以為然,他年在二十許,長身玉立,坐姿端正,充滿了英武昂揚之氣。

李定國十歲便隨張獻忠轉戰南北,為人勇猛,喜讀兵法,頗有謀略,軍中人稱“小柴王”。

因常讀史書,對世事自有其認知看法,對羅汝才的言語作派很不以為意,不過他征戰多年,歷經生死,早養出自己的城府,並未在顏色上表現出來。

他緩緩喝下一杯酒,目光不經意掠過上首的孫可望,卻見孫可望的目光剛從自己臉上收回,不由心中一凜。四義子中,孫可望自小為張獻忠收養,有著超然地位,不過其為人殘暴善妒,因自己威脅到他的地位,已經暗中有所針對。

此時站內各人皆有酣意,張獻忠道:“今日歡樂,大軍休整,明日一早就去宜城,希望有個好收獲。”

正說著,卻突然進來一個老營哨騎,對著堂內各人稟報幾句。

“什麽,襄陽軍備松弛?”

張獻忠猛地坐起來:“這軍情可是真實?”

那哨騎跪著道:“小的豈敢欺蒙大帥,這消息千真萬確,大帥不信,召那幾個兄弟進來問話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