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得知(第3/4頁)

王鬥點頭,顯然的,不論是襄陽城,還是附近官將,都想不到張獻忠會輕取城池吧。

他心下沉吟,依歷史,由於左良玉的緣故,張獻忠、羅汝才部在毫無阻攔的情況下,順利地出了夔門,經巫山進入湖廣。正月二十五日,他應該攻克了興山,殺官軍守將吳國懋,知縣劉定國,然後東進至當陽,荊門一線,探得襄陽城守備單薄,定計奇襲。

在奪得襄陽城的過程中,內應起了很大的作用,襄陽事後,奉敕前往勘襄陽失事的司禮監策筆太監王裕民題本中,就有說“奸細伏於城內”,又說“降丁盈千盈百,往來城中,不知是賊是兵”。

可以說,不論李自成與張獻忠,還是其它的流賊頭目,都非常善於使用細作內應。

王鬥沉吟的時候,舜鄉軍各將也是相互使著眼色,將軍這麽關心襄陽,難道那邊會發生什麽大事不成?

現在軍中一直傳揚定國將軍天上星宿下凡,有未蔔先知的能力,不論崇禎十一年那場戰事,還是洛陽之事,都證實了將軍的先見之明,若是在襄陽又立大功,那……

……

崇禎十四年(1641年),二月初二日。

湖廣,承天府,荊門州。

荊門素有荊楚門戶之稱,境內多山地丘陵,此時在州北的荊山之內,坑窪不平的驛道上,正風塵仆仆走著一只軍隊。

他們的裝備並不好,大多數士兵包著頭巾,穿著齊腰甲,都是布甲。或是包著頭巾,穿著裲襠,腳著麻鞋,打著行縢。很多人衣衫破爛,便是打著的旗號上,也有許多破洞。

不過他們精神很好,隊伍中不時傳出哈哈大笑之聲,又常有戲謔歌聲傳來:

“前有邵巡撫,常來團轉舞。後有廖參軍,不戰隨我行。好個楊閣部,離我三天路。”

每當這歌聲一響,便是眾人一陣瘋狂的大笑。

山路崎嶇,蜿蜒到雲霧深處,在隊伍的中軍位置,多是騎軍,上面打著“張、羅”等旗號。兩杆將旗下,一個粗豪的聲音傳來:“孩兒們的精神頭不錯,好,就是要這樣,不墜我義軍的威風。”

說話的是一位騎著油黑健馬的大漢,這大漢戴著紅纓氈帽,打著披風,身材很高,略有些幹瘦,一張黃臉,引人注意的是他的長須,從嘴邊兩腮一直垂下來,怕有兩尺之長。

一雙銅鈴般的大眼,不時閃過兇光,神情中盡是桀驁不馴之色。

在這大漢身旁,同樣策馬坐著一位打扮象富商似的中年人,兩撇鼠須,眼珠轉動靈活,一看就是頗有心計之人。他與大漢不時交談,說話時皆帶陜地口音,正是被明廷恨之入骨的張獻忠、羅汝才二人,當時並稱為“獻,曹二賊”。

二人被督師楊嗣昌大軍圍剿,采取“以走致敵”的戰術,一路從湖廣入四川,又從四川入湖廣,使追剿官軍疲於奔命,此時更跳出包圍圈,海闊天空。

此時張獻忠大罵:“驢球子的,自占了興山,咱義軍就沒再打下一座城池,軍中糧草不足。曹爺你說,我們到宜城去,會有收獲嗎?”

羅汝才沉吟道:“敬軒不必著急,就算到宜城沒有收獲,我們還可以到隨州,應山一帶去。現在湖廣的官兵都調往四川,布防空虛的地方多的是。就算湖廣不可為,我們還可以到河南去,聽說李闖王在河南發展不錯,聲勢很大,有了十幾萬人馬,聽說還要打洛陽。現在河南的官兵都被牽制了,南陽府,汝寧府各地都很空虛,我義軍大有可為啊。”

張、羅二人攻占興山後,本有意就近攻打臨近的房縣,竹山等縣,不料鄖陽巡撫袁繼鹹防守嚴密,便改為行走當陽。二人大軍所到之處,風聲鶴唳,當地官府居民嚴密把守,獻、操二人無機可乘,便一直往荊門,宜城,看看有什麽便宜可占。

張獻忠羨慕地道:“李自成已經在圍洛陽,那裏可是福王的地盤,崇禎小兒的叔父。如果打下洛陽,那闖軍的聲勢可就大了,曹爺,你說他們能打下嗎?”

羅汝才道:“難說,當年我們隨高闖王十幾萬大軍圍城,打了好多天都沒打下,洛陽不比尋常州縣,很難打。”

心中頗有些羨慕嫉妒,自己與張獻忠被官兵追得團團轉,從湖廣逃往四川,現在又逃回來,李自成等人卻趁機在河南發展,而且還發展順利,有了那麽多的兵馬。

張獻忠同樣心情矛盾,即盼望李自成打下洛陽,壯大義軍威勢,又盼望不要打下,要不然當年一起跟隨高闖王的人,就爬到自己頭上來了。

此後二人無話,大軍一直在荊山的崇山峻嶺中行進,很快到了當地一個叫樂仙橋的地方,卻是一個驛站。驛兵們看到流賊到來,一哄而逃,不過驛官卻被哨騎抓住,帶到張、羅二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