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初戰流寇(上)(第3/3頁)

對陳永福來說,他沒見識過舜鄉軍的戰鬥力,他久居河南之地,與李自成等人打過很多交道,對他部下情況,了解甚多:“河南府諸地流賊號十數萬,依本將估算,連賊老營在內,精騎約有四、五千。余者或為步卒,或為裹脅之饑民。”

“那些饑民,不難應對,不過賊竟有精騎兩千在汝州,有老營數百,還有脅從之眾三萬余……”

王鬥瞟向陳永福,看他臉上頗有憂慮之色,顯是擔憂這些農民軍在汝州的精銳。

依王鬥的估算,目前李自成軍最強悍的應該就是他老營中的一千多人。那些人隨李自成轉戰各地,戰場拼殺經驗約有十年左右,算是職業軍人,論起精銳度,應該有清國馬甲,巴牙喇兵的武力。

除了這些,便是這幾個月新從投降官兵,或是當地馬賊,杆子中招收的精騎了,這些算是驍騎。隨後又是有馬的人,一率稱為馬軍,余者是步卒或是饑民。

對中原官兵來說,李自成的老營,比他們各營的家丁厲害得多,那些“驍騎”,現在戰鬥力也與普通官兵不相上下,甚至強一些。加上余者的脅從軍往往達到幾萬人,人多勢眾,怪不得中原官兵往往落敗。

看陳永福的神情,顯然對這次汝州之援不看好,麾下各將也是人人擔憂,沒想到汝州流賊竟有三、四萬,是官兵的好幾倍,這次怕是兇多吉少。

王鬥營內各將卻不以為意,兇悍的韃子他們都打過,區區流寇又算什麽?

高史銀猛地站起來,對陳永福抱了抱拳,然後對王鬥高聲道:“將軍,軍情如火,末將願率麾下軍士先行開拔,作為前鋒,擊潰汝州之賊,援救當地百姓。”

王鬥卻是沉吟,高史銀的風格就是敢打敢拼,他不懷疑其部的戰鬥力,不過面對擅於奔走伏擊的流寇,過於兇猛,卻是有利有弊。作為前鋒人馬,王鬥認為溫方亮,李光衡,甚至是吳爭春與高尋都不錯,他們為人謹慎些……

不過高史銀再三請求,考慮到他虹的士氣與戰心,王鬥最後還是答應了他的懇請。他交待高史銀穩紮穩打,不要過於貪功,路上如遇到流寇,擊潰便是,不要追得太猛,以免中了埋伏。

高史銀興奮地答應了。

……

第二天,高史銀就領自己的千總開拔,先期往汝州逼去,他近千人都是老軍,人人有馬。千總部的隨軍馬車,也有供部內軍士食用幾天的糧草。汝州到郟縣不遠,王鬥的主力大軍隨後跟上,沒什麽好擔憂的。

溫達興的夜不收隊眼下在郟縣、汝州,甚至宜陽,登封一帶活動,隨時可以為高史銀的先頭部隊提供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