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9章.逐鹿中原 第35節(第4/5頁)

賈詡神色凝重,低頭沉思。

張燕看看傅幹,若有所思地問道:“中原大戰的攻擊之策是大將軍和你們一起制定的,有關大將軍對這場大戰的具體想法你們應該很清楚。”

“大人,制定攻擊策略,和把這個策略運用到具體戰場上,根本是兩回事。”傅幹搖搖頭,“當初,我們的設想是,大軍利用速度優勢快速推進到定陶和昌邑一線,把曹操和劉備的大軍逼到封丘、陳留一線,以便在中原腹地和叛軍主力形成決戰態勢。”傅幹的手指向了地圖上的陳留,“這種決戰對雙方來說,誰都敗不起,誰敗誰就失去平定天下的實力。所以大將軍也罷,我們也罷,對決戰都有一種本能的恐懼。決戰首先需要兵力上的巨大優勢,但我們沒有,所以在大戰早期的各地戰場上,利用優勢兵力盡可能殲滅叛軍成為決戰的先決條件。”

“很明顯,在定陶戰場上,我們沒有兵力上的絕對優勢,這大概是大將軍決定放棄圍殲曹操、劉備兩支叛軍的直接原因。”傅幹指了指自己的胸膛,“恐懼,大將軍恐懼了。定陶戰場上的圍殲可能給大軍主力造成慘重傷亡,繼而導致大軍完全失去後期決戰所需的兵力數量。大將軍因為恐懼試圖一戰決勝負,因為對大決戰的恐懼而寧願放棄眼前圍殲曹操的機會。”

“八萬打七萬,的確不行。”賈詡咳嗽了幾聲,低聲說道,“昌邑一線需要兵力保護,圍殲曹操需要切斷他的退路,這都需要兵力,但我們兵力不夠,戰場上根本沒有優勢。我覺得大將軍現在逼迫曹操、劉備撤軍沒什麽不對。”賈詡接著嘆了一口氣,手指地圖上的濟水河,“即使大將軍命令閻柔大人出擊,阻止劉備渡過濟水河,定陶戰場上的曹操大軍也有五萬人左右,我們依舊沒有圍殲曹操的優勢兵力。”

“按你這麽說,當雙方大軍對峙於封丘、陳留一線時,我們如何決戰?我們哪來的兩倍、五倍的兵力去攻擊,去決戰?”傅幹十分不滿地反駁道。

“大將軍十幾年來,縱橫天下,百戰百勝,所倚仗的就是鐵騎。”賈詡停了一下,看看神情嚴肅的張燕,慢慢說道,“過去大將軍每每以弱勝強,靠得就是鐵騎。這次中原決戰,大將軍的致命武器依舊是鐵騎。當今天下,若論對鐵騎攻擊之術的運用,當首推大將軍。看看這次大戰,大將軍不在邯鄲指揮全局,卻親自去統率鐵騎大軍,為什麽?你難道不能從中看出點什麽?”

傅幹想起大將軍以往的戰績,不禁深思起來。

曹操、劉備的大軍一旦後撤,北疆軍就要全速追擊。

曹操、劉備都是百戰悍將,手下將士很多都是打了十幾年仗的猛士,北疆軍想在撤退過程中依靠鐵騎的優勢進行包抄、分割、圍殲、難度很大,尤其是在袁紹、劉表出兵接應支援的情況下,北疆軍不可能得到充裕的攻擊時間。

等到曹操、劉備撤回封丘、陳留一線,北疆軍主力的攻擊就會變成孤軍深入,很可能被叛軍的兩翼大軍切斷後路,反被叛軍所包圍。因此,開辟兩翼戰場,保證大軍主力順利推進成為當前的首要之務。

張燕、賈詡、傅幹等人仔細商議後,隨即以八百裏快騎急報河南戰場上的顏良,立即率軍撤出河南,急赴黎陽,渡河攻擊白馬城,和高覽的大軍一起,從兗州戰場的右翼向陳留推進。

張燕同時書告高順、吳雄,立即會合田疇、衛峻,拿下任城國,然後趕到昌邑城,會合閻柔、姜舞的鐵騎,在鎮北將軍閻柔的指揮下,從兗州戰場的左翼,沿著防東、己氏、薄城一線向陳留推進。

張燕在給顏良等人的書信中說,兗州戰場的右翼是辛評和高幹的軍隊,左翼是任城國的兗州軍,彭城的徐州軍和梁國、沛國、汝南一帶的豫州軍。

按時間推算,叛軍準備投入到左翼戰場上的軍隊應該正在路上,而辛評、高幹兩人只要留下一支軍隊駐守白馬,其余軍隊都可以急速殺進兗州。尤其當顏良撤出河南後,袁紹和劉表的軍隊會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封丘、陳留一線救援曹操劉備,所以兩翼戰場的開辟要快,各部軍隊的推進速度要快,不能有絲毫的延誤。

張燕在信中提到了一種可能。

如果叛軍不能及時判斷兗州戰場的形勢,推進速度不快,袁紹、劉表的援軍又被先期圍攻陳留的鐵騎所阻隔,曹操劉備又被我大軍主力拖在了定陶戰場,我左右兩翼大軍的速度又夠快,那麽我們極有可能在濟水河南岸某個地方圍住曹操、劉備,利用兵力上的優勢予以圍殲,如此則可取得中原大戰勝利的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