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9章.逐鹿中原 第35節(第2/5頁)

“對。”李弘用力一揮手,“放走他們。”

“定陶必須盡快拿下,以便我們迅速占據和穩定兗州郡縣。有了定陶和昌邑,我們才能暫時在兗州站住腳,才能有穩定的後方,這是我們繼續進行中原大戰的保障。”

“由於荊州軍已經北上,曹操、劉備的大軍也已經趕到戰場,留給我們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定陶如果久攻不下,對中原大戰的影響非常大。”

“定陶城內的叛軍太多,強攻損失太大。我們不願強攻,但又想盡快拿下城池,那麽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把叛軍趕出城去。”

“曹操冒著全軍覆沒的危險支援定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城內叛軍救出去。曹操已經失去兗州,如果他再失去軍隊,就真的一無所有,連個存身之地都沒有了。因此,當曹操無法突破我們的阻擊和城內叛軍會合的時候,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命令城內的叛軍主動殺出來,和他裏應外合,尋求突圍的機會。”

“我們就趁著這個機會,把他們放走,拿下定陶。”李弘揮手說道,“攻占定陶後,各部大軍隨後追擊,盡可能重創叛軍。”

“大將軍,如果要放走城內叛軍,敵人撤退時的兵力就更多了。我們兵力不足,攻擊機會更少。”麴義稍加沉吟,建議道,“我覺得還是讓閻柔、姜舞兩位大人先出擊陳留為好,這樣我們有更多的兵力堵住叛軍的後撤之路,各路追擊大軍也有更多的時間展開包抄和圍攻。”

“昌邑的安全對大戰極其重要,在高順、吳雄的大軍沒有進入昌邑之前,駐防昌邑的鐵騎一個不能動。”李弘搖手否決,“徐州還有軍隊,任城國還有一部分兗州軍,豫州也還有軍隊。這些軍隊如果集結到一起,人數不少。在昌邑一帶,我們除了閻柔、姜舞、衛峻的一萬五千鐵騎外,城內只有劉遇的三千步卒。閻柔的鐵騎主力一旦向陳留出擊,讓叛軍在側翼戰場上突破了阻擊,攻入昌邑,此仗我們必敗無疑。”

麴義想了一會,對李弘說道:“那就書告高順、吳雄,請他們放棄原定計策,急赴昌邑,會同鐵騎大軍向陳留發起攻擊。”

“如今關羽已敗,泰山、魯國方向本來就沒有多少兗州軍,兩地負隅頑抗的官吏應該不多了。大將軍可以讓臧霸抽調部分兵力北上兗州,配合楊懿、陳宮、劉翊等大臣安撫各處郡縣。”

李弘略加思索,點頭同意,“先以八百裏快騎書告飛燕,把我們的攻擊之策告訴他,請他急速開辟左右兩翼戰場,以保證大軍主力在正面戰場上的攻擊安全。”

諸將各自領命後,紛紛告辭出帳。這時司馬懿主動請戰,要隨趙雲一起去陳留前線。

李弘本想把他留在身邊,但看他求戰心切,也就答應了。李弘囑咐趙雲,無論如何要保護司馬懿的安全,畢竟他的父親和哥哥都是朝廷大員,他如果在中原戰場出現什麽意外,自己實在不好交待。

曹操第二天繼續行軍。為防備北疆鐵騎的攻擊,兗州軍的將士們非常小心,時刻做好迎戰準備,但僅僅前進十裏後,曹操就下令大軍紮營了。

此時李弘和麴義等人都在明亭巡視戰場。為阻擊叛軍的攻擊,玉石緊急征調了數萬民夫在明亭一帶挖掘壕溝,擺設鹿砦、拒馬。同時間,董昭從定陶城下運來了大量的弩炮、石炮和數百車的弓箭。明亭阻擊陣地上人喊馬嘶,所有人都懷著緊張而興奮的心情忙碌著。

接到斥候的稟報後,李弘和諸將立刻意識到,劉備的大軍即刻就要北上了,否則曹操不會這樣拖延進攻時間。

“大將軍,要不要從定陶城下再調一營人馬?”麴義急切問道,“一萬大軍阻擊叛軍數萬主力,傷亡一定很大。”

“暫時不要抽調,先等一等再說。”李弘冷笑道,“我們不想受損過大,難道曹操就願意魚死網破了?這一仗變數很大,還是集中兵力先打突圍出城的曹仁為好。”

李弘下令把穆斯塔法請來。趙雲已率軍離開,而穆斯塔法正準備啟程。李弘將其召入大帳,一再囑咐他,大軍渡過濟水河後,務必要以最快速度包圍濟陽、東昏兩城,以迫使曹操早日撤退。

依照斥候送回的各類消息推斷,袁紹送給兗州軍的糧草很有可能暫時屯積在東昏、濟陽一線。袁紹留屯陳留的軍隊有限,他們不可能不顧陳留的安危,把糧食一直護送到曹軍大營。

穆斯塔法對中原不熟悉,獨自承擔這項重任讓他有點忐忑不安。李弘看出了他的惶恐,擔心地問道:“你沒有信心?”

穆斯塔法點點頭,“這裏的一切對我來說太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