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6章.成事在天 第21節(第4/5頁)

天子不顧死活,首先向大將軍發難,公卿百官當然應該義不容辭,推波助瀾一把了。大將軍如果再讓一步,把九卿的某些位置讓出來,以平息這場由天子挑起的奪權風波,那士人的權勢就更大了。

“你們要是這麽想,那就錯了。”張溫嘆道,“大將軍是大漢的一代名將。當年鮮卑人慕容風給他取名豹子,當真是名副其實。”

“我們這位大將軍不論是打仗,還是高居廟堂,都把這兵法中的虛實之道運用得爐火純青。此次他雖然大大地退了一步,讓出了大部分權柄,但你們發現沒有,今日朝堂上的主動權,其實都已被他輕松拿到了手。他所讓出來的那部分權柄,如今都在武人手上,都在他部下手上。這就是他和董卓截然不同的地方。”

“說得好聽一點,這叫武人和士人共理朝政。說得難聽一點,這就是李弘獨攬權柄。此刻,他就象叢林中的一只豹子,靜靜地躲在濃密的樹蔭裏,耐心地等待著自己的獵物。”

楊彪眼裏露出驚慌之色,“誰是獵物?是我們,還是天子?或者……是大漢社稷?”

張溫搖搖頭,“他躲在樹林深處,我們一無所知。”

“那今日之事,我們如何處理?”馬日磾問道。

“沉默。”張溫說道,“大將軍不動,我們就不動。我們不動,大將軍就要動。大將軍一動,我們就知道獵物是誰了。”

公卿大臣保持沉默。

長公主的淚水流個不停。

李弘左看看她,右看看她,然後笑了起來,“殿下,臣已經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把天子救回來了,你還哭什麽?好了,不要哭了,你已經長大了,不要再這麽哭哭啼啼的了。天子知道了,說不定會誤會臣的。”

“難道天子對你沒有誤會嗎?”長公主抽泣道,“他被長安那幫叛逆教壞了,眼裏除了權柄,什麽都看不到。”

李弘臉上笑容一僵,不知說什麽好了。

“如果沒有百姓,沒有軍隊,哪來的江山?哪來的社稷?哪來的權柄?我看他連飯都吃不上。這樣下去,他會把大漢徹底葬送的。”

“殿下,你不要擔心,陛下還小,等他將來長大了,事情會有變化的。”李弘安慰道。

“等他長大了,哪裏還有大漢社稷?恐怕早已成了叛逆的天下了。”長公主擦了一把眼淚,絕望地說道。

“殿下是陛下的姐姐,你應該幫他。”

“我要是幫他,他就會死。”長公主慘笑道,“我真的不知道怎麽辦。我去找幾位宰輔大臣,他們都不敢說話。我知道他們的難處,這裏不是天子就是大將軍,哪裏輪得到他們說話的份。”

長公主越想越是傷心,淚水又滾了下來。

李弘搖頭一笑,拿起長公主放在案幾上的白色絲絹,緩緩蹲到她身邊,輕輕替她擦去臉上的淚水,“好了,我來想辦法,你不要哭了。”

長公主臉一紅,又羞又喜,一把抓住李弘的大手。“你……有辦法?”

李弘笑笑,“殿下,你剛才說,你要是幫陛下,陛下就會死。你這話是什麽意思?你懷疑臣……”

長公主眼裏的淚水頓時又滾了出來,“我擔心自己忍不住……我會忍不住的……”

李弘心裏一驚,反手握住了長公主的手,“臣知道你在北疆待久了,心憂社稷的安危,但你千萬不要著急。中興大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時間。”

“張溫、馬日磾這些老大人年紀大了,他們擔心自己看不到社稷中興的一天,所以許多改制之策未免急躁了一點。因為急躁,他們在教授殿下治國之術的時候,很多話就未必正確。”李弘突然察覺到自己失態,急忙松開了長公主的手,“殿下,你務必要分辨清楚,不要一時沖動,犯下大錯。”

長公主紅著臉,低著頭,不再說話。

鮮於輔、徐榮、麴義、呂布走進了中軍大帳。

麴義一眼就看到案幾上的白色絲絹,“殿下又哭了?都長這麽大了,還象小時候一樣,遇事就哭……”他連連搖頭,“大將軍,我看你的頭有得痛了。”

李弘苦笑,伸手請四人坐下。四個人都知道李弘請他們來的目的,但此事他們的確不敢亂說話,所以一個個圍坐在李弘四周,大眼望小眼,一言不發。

大帳內的氣氛很壓抑。

“今天這事,都是大將軍自找的。”麴義還是忍不住說話了,“你怕什麽?不就是權臣嗎?不就是董卓第二嗎?這年頭,不象過去了,誰的拳頭硬,誰就能平定天下。”

“你呀……”李弘指著他,無奈地搖搖頭,“這幾年,長安動亂不止,天子和朝廷威儀盡喪,這個教訓還不夠深刻嗎?如果北疆象長安一樣叛亂此起彼伏,我們還怎麽平定天下?如果沒有天子,沒有朝廷,我們平定天下以後怎麽辦?誰會尊奉一個沒有威儀的天子?誰會聽從一個沒有威信的朝廷?你也是讀過經史的人,也知道光武皇帝是如何中興大漢的。想想光武皇帝的中興大業,你就知道我為什麽要這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