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卷【亂世豪雄篇】第2章 如臨深淵 第9節(第4/5頁)

“子幹,沒有其他辦法嗎?比如誅殺首惡……”蔡邕小聲問道。

“沒有,現在的形勢擺在這裏。我們除了北疆和幽州,沒有可以信任的大臣和軍隊。但北疆和幽州的現狀也擺在這裏,我們雖然有忠誠的大臣,有勇猛的將士,但我們一窮二白,窮得連打仗都打不起。”盧植長嘆道,“目前看來,無論是勤王,還是振興社稷,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以北疆的實力,如果向西討董,則需要錢糧支援,嚴重受制於東面的冀州等州郡。如果向東討伐叛逆,不但受制於錢糧,還受到百萬黃巾軍和背後董卓的嚴重威脅。如果幹脆放棄北疆,傾盡全力南下,又受到北疆上下的反對,將來如果南下不利,後方又崩潰,後果不堪設想。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先壯大北疆。北疆強大了,才能橫掃六合,一統江山。

北疆要想強大,必須要找到一個錢糧豐富的根基。北疆的東面是冀州,南面是京畿,西面是關中,據三者任何一地,都可中興大漢。但現在關中為董卓所占,他有十幾萬大軍,又占據關隘之險,短期內根本打不下來。即使打下來了,將來還深受西疆叛亂之苦,所以關中放棄。河北冀州之地乃光武皇帝中興大漢之根基,錢糧十分豐富,但這裏現在被韓馥和袁紹所控制,北面有屢剿不平的黑山黃巾軍,南面有蠢蠢欲動的青州黃巾軍,未來幾年內將戰火紛飛。如果北疆強行攻占,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大軍混戰於河北大地,社稷可能徹底完了。這個險我們不能冒,所以冀州放棄。

最後只剩下京畿了。打下洛陽,占據弘農和河南尹兩郡,我們可以把北疆和荊、豫兩地聯為一體。只要有了這兩地的錢糧,尤其是緊鄰京畿的南陽和穎川兩郡的錢糧,我們就可以迅速壯大。一兩年後,我們向東,可以聯合幽州劉虞夾擊韓馥和袁紹;向西,可以攻打關中,勤王討董;向南,可以攻打袁術、孔伷。如此征伐數年後,社稷定能振興。

盧植的話,遭到了馬日磾、袁滂、陳紀的反駁。這樣打下去,社稷早完了。如果韓馥、袁紹、袁術等人能真心尊奉當今天子,天子為什麽不能赦免他們?畢竟,韓馥、袁紹等大臣也是為了討董,為了大漢社稷嘛。

盧植說,現在說這話有什麽意思?北疆不強大,朝廷不強大,說什麽都沒用。如果北疆倒了,袁紹雄踞天下,他要廢黜當今天子,重建皇統,你們怎麽辦?到先帝陵墓前自殺謝罪嗎?只有北疆強大了,朝廷威臨天下了,天子回京主政了,你這話才有作用。天子說不殺,他們才不會死,我們說有什麽用?你對袁紹說,天子不會殺你的,他相信嗎?

大臣們爭論了一會,盧植的意見逐漸占據了上風。

趙岐說:“這樣吧,請大將軍立即回朝。此事必須要和大將軍商議,我們說沒用。”接著他指著神情興奮的李瑋說道,“仲淵,你給大將軍寫一份信,把我們的意思大致說一下,請他務必即刻回朝。”

李瑋高興地答應了。他萬萬沒有想到,袁紹的一份奏章,竟然徹底改變了朝廷中興社稷之策。

“這個大帳內除了殿下,就我們十三個人……”趙岐指著張溫、崔烈、馬日磾、丁宮、陳紀、盧植、蔡邕、袁滂、李瑋、余鵬、陳好、張範說道,“今日之議乃我大漢中興之策,關系到社稷存亡,國祚興衰,絕對不能泄漏。所以今後諸位大人的任何來往信件,都要先經監禦史蔡邕大人和陳好大人驗審。諸位大人可有意見?”

眾臣一致表示贊同。

張溫突然指著李瑋、余鵬、陳好問道:“你們三個都是朱俊大人的弟子,和我們有很深的淵源,我想問你們一句話,因為下面要議的事,和你們有直接的關系。如果你們持否定意見,前面所議之事一概作廢。”

李瑋三人互相看看,心裏已經約摸猜到張溫的意思。

“長公主為什麽到北疆,朝廷為什麽要建在北疆,原因相信你們的大將軍都很清楚,我不說了。你們是忠誠於天子還是忠誠於大將軍,這個問題也沒有任何意義,我也不問了。我只想問一句,大將軍執掌權柄後,北疆強大,社稷穩定後,你們如何保證他不會成為大漢國的第二個王莽,第二個梁翼?如何保證他成為大漢國的第二個霍光?如何保證他不會重蹈董卓的覆轍?”

李瑋、余鵬和陳好驚愣無語。張溫要問的事和他們心裏想的大相徑庭。

“太傅大人已經走了,因為皇統的事,他不可能再執掌權柄。將來天子主政,太傅大人能保住性命就非常不錯了。除了太傅大人,現在還有主政資格的,只有驃騎大將軍。驃騎大將軍乃大漢上卿,開府,儀同三公,行大將軍事,晉陽侯,秩俸萬石,位高權重,身份極為尊貴。雖然冀州牧韓馥和趙岐老大人也可以暫理國事,但兩位大人都是秩俸兩千石的大吏,和驃騎大將軍比起來,官爵上有一定的差距。他們即使主政,也是暫時代理國事,暫掌權柄,這和驃騎大將軍主政有本質上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