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論史篇】 三國人物介紹--吳(第3/27頁)

人物之孫皓(一名彭祖)

字:元宗

時間:242——283(壽42)

官職:皇帝

家庭成員:父:孫和,子:孫瑾

人物簡介:

吳國最後一個皇帝。即位之前,人們對他報有很大希望。即位後殘忍奢侈無度,人心盡失,最後投降晉,吳滅亡,被封為歸命侯。

歷史評價:

陳壽:①皓之淫刑所濫,隕斃流黜者,蓋不可勝數。是以群下人人惴恐,皆日日以冀,朝不謀夕。其熒惑、巫祝,交致祥瑞,以為至急。昔舜、禹躬稼,至聖之德,猶或矢誓眾臣,予違女弼,或拜昌言,常若不及。況皓兇頑,肆行殘暴,忠諫者誅,讒諛者進,虐用其民,窮淫極侈,宜腰首分離,以謝百姓。既蒙不死之詔,復加歸命之寵,豈非曠蕩之恩,過厚之澤也哉!②皓既得志,粗暴驕盈,多忌諱,好酒色,大小失望。

孫盛:夫古之立君,所以司牧群黎,故必仰協乾坤,覆燾萬物;若乃淫虐是縱,酷被群生,則天殛之,剿絕其祚,奪其南面之尊,加其獨夫之戮。是故湯、武抗鉞,不犯不順之譏;漢高奮劍,而無失節之議。何者?誠四海之酷仇,而人神之所擯故也。況皓罪為逋寇,虐過辛、癸,梟首素旗,猶不足以謝冤魂,洿室薦社,未足以紀暴跡,而乃優以顯命,寵錫仍加,豈龔行天罰,伐罪吊民之義乎?是以知僭逆之不懲,而兇酷之莫戒。詩雲:“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聊譖猶然,矧僭虐乎?且神旗電掃,兵臨偽窟,理窮勢迫,然後請命,不赦之罪既彰,三驅之義又塞,極之權道,亦無取焉。

《江表傳》:皓初立,發優詔,恤士民,開倉稟,振貧乏,科出宮女以配無妻,禽獸擾於苑者皆放之。當時翕然稱為明主。

李仁:聞吳主披人面,刖人足。惡人橫睛逆視,皆鑿其眼。

薛瑩:歸命侯臣皓之君吳也,昵近小人,刑罰妄加,大臣大將,無所親信,人人憂恐,各不自保,危亡之釁,實由於此。

人物之周瑜(吳之周郎)

字:公瑾

時間:175——210(壽36)

容貌:長壯有姿貌

籍貫:揚州廬江舒(今安徽舒城)

官職:南郡太守、偏將軍

家庭成員:父:周異,妻:小喬,子:周循、周胤

人物傳記:

周瑜自幼與孫策交好,孫策於袁術麾下初崛起時曾隨之掃蕩江東。後來回去鎮守丹陽。袁術心慕周瑜的才幹,欲聘周瑜為將,但是周瑜以袁術難成大事而拒絕。其後設法投奔孫策,為中郎將,孫策相待甚厚,又同時迎娶有「國色」之稱的二喬,成為連襟。孫策遇刺身亡後,周瑜與張昭一起共同輔佐孫權,為中護軍,執掌軍政大事。赤壁大戰期間,力主拒曹,而指揮全軍在烏林迎擊曹軍取得勝利。赤壁大戰之後,周瑜諫議孫權將劉備安撫在吳郡,以美女和玩物消磨其意志,但孫權未采納。孫權後來采納周瑜的諫議,擬出兵攻取蜀地,消滅張魯,然後消滅曹操,周瑜在江陵進行軍事準備時死於巴陵。

歷史評價:

陳壽:①周瑜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②曹公乘漢相之資,挾天子而掃群桀,新蕩荊城,仗威東夏,於時議者莫不疑貳。周瑜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孫策: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楊,發眾及船糧以濟大事,論德酬功,此未足以報者也。

孫權:①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②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忽短命,孤何賴哉。③孤非周公瑾,不帝矣。④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諸葛瑾、步騭:臣竊以瑜昔見寵任,入作心膂,出為爪牙,銜命出征,身當矢石,盡節用命,視死如歸,故能摧曹操於烏林,走曹仁於郢都,揚國威德,華夏是震,蠢爾蠻荊,莫不賓服,雖周之方叔,漢之信、布,誠無以尚也。

蔣幹: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閑。

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王朗:周公瑾,江淮之傑,攘臂而為其將。謀而有成,所規不細,終為天下大賊,非徒狗盜而已。

人物之魯肅

字:子敬

時間:172——217(壽46)

容貌:體貌魁奇

籍貫: 徐州臨淮東城 (今安徽定遠)

官職:橫江將軍

家庭成員:子:魯淑

人物傳記:

魯肅是三國時期吳國名將。早年魯肅在袁術手下當東城長,後經周瑜的推薦,成為孫權的參謀,很早就為孫權謀劃了成就帝業的戰略計劃,深受孫權器重。赤壁戰前,魯肅在聯合劉備、勸說孫權抗曹等方面都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並在之後協助周瑜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赤壁戰後,魯肅從大局考慮,又勸說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繼續鞏固孫劉聯盟。周瑜去世後,魯肅接任他的位置,負責處理荊州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