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論史篇】 中國古代軍隊的指揮與調遣(第3/4頁)

這一時期實際擔任戰區或方面軍指揮職務的官職改稱“都督”。起先這是一個全軍總指揮職務,如公元216年曹*曾命令夏侯惇以大將軍身份“督二十六軍”,222年曹真以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以後越設越濫,一個州、一個郡大小的軍區也設都督。晉代制度:以“都督諸軍”、“都督中外”為全軍指揮,“監諸軍”為臨時指揮,以下戰區都督有“使持節”、“持節”、“假節”3個等級,“使持節”有權殺地方長官以下,“持節”有權殺無官位人,“假節”只能處死違反軍令者。這種制度被以後南北朝各代繼承,除了指揮朝廷直屬軍隊的一些將軍職稱外,只有加了都督銜的將軍才是真正的武官。北周又另設“行軍總管”作為方面軍指揮。

隋唐時期朝廷府兵12個衛各設正三品的大將軍。以下各衛設將軍,從三品;長史,從六品上;錄事參軍事,正八品上;以下另有參軍、司階、校尉、旅帥、隊正、副隊等大小軍官。地方各府(隋朝稱“驃騎”、“鷹揚”等府,唐朝稱折沖府)設折沖都尉,按照軍府上、中、下等,由正四品上至正五品下;副手為果毅都尉,從五品下至從六品下;下設別將,正七品下至從七品下;長史,正七品下至從七品下;兵曹參軍,從八品下至從九品下。下屬有校尉、旅帥、隊正等低級軍官。

這些是平時的武官,戰時以親王擔任總指揮的稱元帥,在戰區內統管文武官員的,稱總管。邊境軍區設置“節度使”,因為“受命之日,賜之旌節(代表皇帝的信物)”,得以有軍事指揮的專斷權力。下有大使、副使、判官等屬官,指揮駐軍。原來是由文臣擔任的,在唐玄宗統治的後期逐步改為由武將專任。安史之亂後內地也普遍設置節度使,成為一種高級武官的職稱。但是實際上並沒有正式級別。其級別要看節度使所掛的其他官職,比如早期節度使往往掛有尚書銜,那就是級別最高的官員了。後期的節度使有的掛中央軍12衛大將軍銜,有的掛太尉、或“中書門下同平章事”的宰相頭銜,級別相當混亂。

出於唐末五代軍閥割據、武夫專政的歷史教訓,宋朝統治者有意實行“以文壓武”的政策,總的來說武官的實際級別大大降低。另外又實行“官”、“職”分離的制度,使得武官的級別與所任軍職並沒有必然聯系。最高級別的武官仍然是“太尉”,但只有從二品,而且只是個榮譽稱號,無論文武都可以封授。同時保留了前朝的種種將軍、校尉名號,但只是作為武官的“贈典”,只有榮譽稱號的意義,甚至有的號為“大將”,實際上只是個沒有品級的官。

武官的級別以“某某使”(北宋後期改為某某大夫)來表示品級,如傳統的稱號:節度使(從二品)、承宣使(正四品)、觀察使(正五品)、以及防禦使、團練使、刺史等(均從五品),或者是宋代新創的內客省使(正五品)、四方館使(正六品)等等,低級軍官為“某某副使”。到北宋末將高級武官改為帶有“武”字系列的“某某大夫”,低級軍官改為“某某郎”。但都是虛銜,僅僅表示俸祿數額。

真正的最高軍職為朝廷“三衙”長官,即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的“都指揮使”,往往只掛有個四、五品的官銜。而且明確文官可以管轄武官,而武官絕不得管轄文官。在品級比自己高的文官面前,武官只好俯首聽命。

遼、西夏、金、元幾個少數民族皇朝統治時期,一般都在沿用中原皇朝種種武官名號同時,保持本部族的特色。比如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沿用了唐宋以來的都點檢、都指揮使、種種將軍名號,明確殿前都點檢為正三品,都指揮使為從三品,以下的左、右衛將軍等等各有品級.在各要害地設置統管軍民的總管,正三品;或設軍鎮,設節度使,從三品。而部族軍隊則仍然以猛安、謀克來指揮。

元代最高軍事統帥機構樞密院大多由武官來擔任樞密使、副使,可以稱之為最高級別武官,為從一品。指揮朝廷各衛的都指揮使、以及各地的蒙古軍“萬戶”、都指揮使都為正三品,“千戶”為正五品,“百戶”為正七品。同時也沿襲前代將軍、校尉之類的名號,作為武散官給武官加銜。

明朝以武立國,但接受宋代教訓,沒有采用以文抑武的政策,相反大幅度提高武官級別,而且明太祖朱元璋還明確規定文臣不得封公侯,最高只能封伯爵。設置最高軍事機構為中軍、左軍、右軍、前軍、後軍五都督府,每府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副手都督同知,從一品,都督僉事,正二品。朝廷各衛的指揮使都是正三品,各省的軍事長官都指揮使為正二品,要高於本省的行政長官布政使(從二品)。地方各衛的指揮使也是三品官,千戶所的千戶為正五品,百戶所的百戶為正六品,都遠高於知縣(正七品)。小說《金瓶梅》中惡霸西門慶後來弄到一個“千戶”的軍銜,縣官見了他也要敬禮。這樣明代成為歷史上武官級別最高的朝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