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雜談篇】 TChaptyang書友對長安兵變的分析(第4/11頁)

今日朝堂危機固然與一幹士人推波助瀾有關,但根本原因在於長公主態度的轉變。

豹子要將他的理念堅持下去,他可以對各種勢力的挑釁都一退再退一讓再讓,但有一樣是他半分都不能忍讓一定要爭到底的那就是天子的信任。如果保證不了這一點,那麽豹子的作為不是在找死是什麽?他帶著一幫兄弟辛辛苦苦的將小天子拱上位,就是為了最後讓小天子秋後算總賬給一刀哢嚓了的?他怎麽對得起與他同生共死的兄弟!

長公主對他不再信任了,那麽這種態度必然會影響小天子,他要怎麽做才能排除影響?沒有好辦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如果先帝保佑長公主能醒悟過來最好,如果不行,萬不得已只能全力扶持小天子打壓長公主,而這還必須要考慮到小天子的反應,小孩子的信任是如此脆弱的東西,絕對經不起打擊。就算一切順利,這方法也是下策,因為日後小天子長大了,他為了拿回完整的皇權則必然會與自己的姑姑爭鬥一番,這一點是必然會發生的,姑侄相殘,可以預料。

豹子選擇了一條最可能成功的改革之路,但同時也是最難的,因為這條路的基石是人心,是天子的信任。這基石不可能鞏固,它需要如履薄冰的悉心呵護,為了這信任,豹子要在之後的十年付出他所有的精力,他所作的每一件事都要符合朝廷的利益天子的利益,他要時刻警惕有心人的破壞,一刻都不得松懈。這種生活豹子可能支撐的下去?估計天子長成之日就是他撒手西歸之時。

長公主的信任,是這條改革之路上豹子最大的臂助。這個總是自憐自艾的姑娘,在自己都沒有注意的情況下其實已經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幸福還是悲慘,都在她一念之間。

豹子總是說,我要做我能做到的事,就象對大漠胡族的政策,他認為一代人管一代人,沒有誰能夠永遠占據大漠。有激進的理論認為殺光搶光就徹底解決問題了,這確實讓人痛快,但真的是這樣嗎?胡人是個總稱,漢人真的能夠將外族人趕盡殺絕?而失去了外敵的漢人,會不會更快的墮落?歷史證明,一味的殺戮解決不了問題,融合才是潮流,是趨勢。而且咱說句老話,他爺爺的兒孫自有兒孫福,自己命都快沒有了還管那許多作甚。

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在長公主心裏還有些分量,還有可能去勸說的人就只剩下筱嵐了。筱嵐是個好姑娘,這絕對是個明白人,大將軍的想法她清楚,她以前就對長公主說過,要相信他,你不能沒有他,但問題是,她同時也是李瑋的妻子,就小李同志那超凡脫俗的理想她這個枕邊人有可能不知道?現在這個情況可是小李同志取得長公主信任的最好時刻,她還會象以前那樣勸慰長公主嗎?會的,一定會的,她的父親無比忠誠,為了大漢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她自己從少女時代就到了北疆,跟著大將軍一路走來,她絕不會為了那縹緲的崇高理想而不顧天下生靈塗炭,她在之前一段日子雖然保持緘默,但那只能代表她在猶豫,在回避選擇,到了關鍵時刻,筱嵐會站在大將軍一邊。

大人筆下,大將軍是神,不是人。這實在是個讓人不得不感動的英雄,無論改革成敗他這一生必將成就一段傳奇。

但是啊但是,這看得人簡直太他爺爺的郁悶了!!

===

其實,大漢寫到這個地步已經是完全成功了,但大人可能還覺得不夠,要把豹子寫到生生累死才滿意,這樣本書才算徹底圓滿了。估計那時候肯定得有人失去理智破口大罵的,咱報個名先。

===

站在歷史的高度來作出選擇總是容易的,因為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哪種改革方式真正適應社會潮流,但豹子他沒有恢復後世的記憶,他並不知道這條路走不走得通,他憑什麽會選擇這樣一條路?要知道,他這種理念在當時那個背景下叫短視,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議。

至高無上的皇權讓士人經歷黨錮之禍付出上萬條性命,大家深切認識到皇權必須加以限制,於是,門閥士人為此而戰,他們親手拉開亂世的序幕。北疆在戰火中崛起,寒門士子在大將軍的庇護下建立起亂世中唯一的凈土,如果不是皇帝昏庸任由貪官汙吏橫行,大漢會有今天?這朝廷已經腐朽,根本不能信任,換句話說,禍國殃民的就是失道的昏君,皇權就是禍根。十多年後的今日,皇權已經式微到谷底,士人們已經迎來他們實現目標的最好時機。

丞相大人堅決要求制約皇權,這位老同志雖說是奔八十的人了,但他血仍未冷,當年在洛陽的所作所為足以說明此人在緊要關頭能有多麽的光棍。蔡老先生是個偉大的思想家,幾十年的政治生涯都沒能磨掉這位老人身上的書生氣,沒能消減他追求理想的狂熱。在這位老人眼裏,豹子是個好孩子,忠誠,寬厚,但是不夠聰明,畢竟是個武人啊,到今天還口口聲聲忠於天子,居然都看不到皇權的危害!豹子手中有軍隊,這讓老人家很忌憚,你就算不幫我可也別來壞事,得想法子把他的兵權拿掉,剛剛好長公主殿下也起了這個心思,不錯,他這兵權早晚都得交,這孩子肯定也願意交,只要這小子沒能力搗亂了這朝堂上再沒人威脅到我的理想,這改制可是所有士人的共識,這是真理,這能換來萬世的和平,這事幹完官職修改就能提上日程,老人家熱血上湧,趕早不趕晚,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