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雜談篇】 TChaptyang書友對長安兵變的分析(第3/11頁)

事實證明,他的做法是對的。歷史上激進的理論家,改革者,終逃不過隕命的下場,妄圖加速社會潮流的湧動就必然要付出慘重的代價。豹子非常聰明,非常謹慎,這是個天才的軍事家,一法通而萬法通,他在政治上雖然沒有完全成熟,但已經開始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要在保全自己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改良國策,這完全符合用兵之道。他非常有耐心,極為清楚改革這東西急不得,要想少流血就千萬要刹住步子慢慢的,一小步一小步的來,每一次都是順勢而為。

極為諷刺的,士人為了他們崇高的理想而讓這天下浴於血火讓生靈塗炭,他們認為一時的留血會換來萬世的和平,他們願為此拋頭顱灑熱血,百死不悔,正是士人親手拉開這亂世的序幕。

哪裏會有完美的制度萬世的和平?君主立憲在門閥不具備壓倒性力量的情況下能夠成功嗎?社會已經發展到這個程度了嗎?

豹子不看好士人的這種理想官制,他從頭到尾強調一句話“我忠於天子,忠於朝廷”,他堅持扶持小天子,要靠攏皇權,而不是和皇權對著幹,搞君主立憲。豹子是個溫和的改良派,他固執的認定縹緲的理想現在與萬民無益,美好的未來是畫餅,不能為了將來的大餐而犧牲現在手中存有的糧食。他是武人,出身卑賤,他這二十年的殺戮存活了更多的百姓,他殺人是為了救人,他是真正珍惜天下生靈的性命。

===

那個,何瘋子沖到櫟陽去保護長公主,李瑋跑到北大營找張燕,大家都決定不出兵,而且保全長公主,但限制她的權利,要把青兗人士斬殺一空,北疆士人武人控制朝廷。

還有,雙方一致推舉呂布當天子刺殺案的替罪羊。要在大將軍趕回來之前把事情都辦離索。

再來看看李瑋,這位同志絕對是個超級領先於時代的天才,激進的改革者,理想家,他第一次見到豹子就勸人家造反,他的激進程度比之一幹老臣甚至更為激烈。老一輩的士人好歹還停留在制約皇權,認為皇權相權只要達到制衡就好了,而小李同志認為這還不是完美官制,他還要再進一步-直接推倒皇權,這樣一來,外戚,宦官,多少年來衍生於皇權的危機一下都解除了,皇權作為象征保留就行,真正治理天下只要擁有相權足矣。這是多麽天才的理論啊,都已經有了民主制的雛形,如果豹子能夠恢復他後世的記憶,這絕對是個君臣兩相宜的局面。但問題是,這個前提條件到現在都沒有實現。

小李同志的想法雖然沒有明著說過,但豹子一清二楚,李瑋是個天才的異類,在這個時代,一個士人居然完全沒有忠君思想,實在是個異數。豹子一直想要阻止李瑋將理想變為實際,這種激進的思想簡直讓人顫抖,這要留多少血,付出什麽樣的代價!

但小李同志實在太能幹了,他不單單是個激進的理想家,他還是個實幹者,他努力了十多年,趁著豹子集中精力於兵事的空隙培養出了自己的勢力,他終於有機會來實現他的理想了,他要控制長公主,拋開小天子,讓皇權的影響降到最低,他要掌握內外朝,讓相權控制一切。這位同志的危險系數節節攀高,已經超過了警戒線,這讓豹子大驚,簡直寢食難安,這要這麽走下去,北疆會不會拖著整個天下一起灰飛煙滅啊。

聽起來很好笑,士人的改革居然能熱血到這個地步,而身為武人的豹子卻一步一個腳印的瞻前顧後。

縱上所說,豹子是溫和改良派,依舊支持君主制度,企圖培養出賢明的君主,讓君主掌握朝廷,支配天下;門閥士人要君主立憲,要相權制約皇權,讓大漢即使碰到昏庸的皇帝也仍然能夠傳承萬世;北疆士人以小李同志為首,隱在權臣支配朝廷的表象下內裏實際上是民主制度的雛形,大漢自此千秋萬代。

真正是理想高於一切,由此可見,其實士人們一直都在高呼一個口號“沒有死得最慘,只有死得更慘。”

===

張溫老大人,趙歧老大人,他們都對長公主說過,不要難過,你為大漢所付出的已經感動了上天,你一定會如願以償的。他們的話並不單單只是安慰,他們早已看清楚豹子對於皇權和改制的態度,只要豹子堅定貫徹他的理念,只要長公主真心還政於小天子,那麽,這兩個人之間就不存在原則上的對立,反而,他們才是立場真正統一的,對於長公主來說,豹子是她在這亂世中最強大的也是唯一的保護神。

然而,長公主失去了對豹子的信任,或者說,她根本已經不再相信這個大將軍了。被保護人本身進行反戈一擊,生死相連休戚與共的鏈結被其中一方親手解開,豹子怎麽阻止才好,他怎麽不心寒?於是,一切都開始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