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 大結局 第三章 疑惑(第3/5頁)

那時,他將毫不猶豫地采取行動。

一天後,他得到了回復——拒絕。

崇禎當即婉拒了王體乾的辭職申請,表示朝廷重臣,不能夠隨意退休。

魏忠賢終於再次放心了,很明顯,皇帝並不打算動手。

這一天是天啟七年(1627)九月初七。

兩個月後,是十一月初七,地點,北直隸河間府阜城縣。

那天深夜,在那間陰森的小屋裏,魏忠賢獨自躺在床上,在寒風中回想著過去,是的,致命的錯誤,就是這個判斷。

王體乾沒有退休,事實上,這對王太監而言,並非一件好事。

而剛舒坦下來的魏公公卻驚奇地發現,事情發展變得越發撲朔迷離,九月十五日,皇帝突然下發旨意獎賞太監,而這些太監,大都是閹黨成員。

他還沒來得及高興,就在第二天,又傳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都察院副都禦史楊所修上疏彈劾。

楊所修彈劾的並不是魏忠賢,而是四個人,分別是兵部尚書崔呈秀,太仆寺少卿陳殷,巡撫朱童蒙,工部尚書李養德。

這四個人的唯一共同點是,都是閹黨,都是骨幹,都很無恥。

雖然四個人貪汙受賄,無惡不作,把柄滿街都是,楊所修卻分毫沒有提及,事實上,他彈劾的理由相當特別——不孝。

經楊所修考證,這四個人的父母都去世了,但都未回家守孝,全部“奪情”了,不合孝道。

這是一個很合理的理由,當年的張居正就被這件事搞得半死不活,拿出來整這四號小魚小蝦,很有意思。

魏忠賢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因為這四個人都是他的心腹,特別是崔呈秀,是他的頭號死黨,很明顯,矛頭是對著他來的。

讓人難以理解的是,自從楊漣、左光鬥死後,朝廷就沒人敢罵閹黨,楊所修跟自己並無過節,現在突然跳出來,必定有人主使。

而敢於主使者,只有一個人選。

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卻讓魏忠賢陷入了更深的疑惑。一天後,皇帝做出了批復,痛斥楊所修,說他是“率性輕詆”,意思是隨便亂罵人。

經過仔細觀察,魏忠賢發現,楊所修上疏很可能並非皇帝指使,而從皇帝的表現來看,似乎事前也不知道,總之,這只是個偶發事件。

但當事人還是比較機靈的,彈劾當天,崔呈秀等人就提出了辭職,表示自己確實違反規定,崇禎安慰一番後,同意幾人回家,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堅決留下了一個人——崔呈秀。

事情解決了,幾天後,另一個人卻讓這件事變得更為詭異。

九月二十四日,國子監副校長朱三俊突然發難,彈劾自己的學生,國子監監生陸萬齡。

這位陸萬齡,之前曾介紹過,是國子監的知名人物,什麽在國子監裏建生祠,魏忠賢應該與孔子並列之類的屁話,都是他說的,連校長都被他氣走了。

被彈劾並不是怪事,奇怪的是,彈劾剛送上去,就批了,皇帝命令,立即逮捕審問。

魏忠賢得到消息極為驚恐,畢竟陸萬齡算是他的粉絲,但他到底是老江湖,當即進宮,對皇帝表示,陸萬齡是個敗類,應該依法處理。

皇帝對魏忠賢的態度非常滿意,誇獎了他兩句,表示此事到此為止。

處理完此事後,魏忠賢拖著一身的疲憊回到了家,但他並不知道,這只是個開頭。

第二天(九月二十五日),他又得知了另一個消息——一個好消息。

他的鐵杆,江西巡撫楊邦憲向皇帝上書,誇獎魏忠賢,並且殷切期望,能為魏公公再修座祠堂。

魏忠賢都快崩潰了,這是什麽時候,老子都快完蛋了,這幫孫子還在拍馬屁,他立即向皇帝上書,說修生祠是不對的,自己是反對的,希望一律停止。

皇帝的態度出乎意料。崇禎表示,如果沒修的,就不修了,但已經批準的,不修也不好,還是接著修吧,沒事。

魏忠賢並不幼稚,他很清楚,這不過是皇帝的權宜之計,故作姿態而已。

但接下來皇帝的一系列行動,卻讓他開始懷疑自己的看法。

幾天後,崇禎下令,賜給魏忠賢的侄子魏良卿免死鐵券。

免死鐵券這件東西,之前我是介紹過的,用法很簡單,不管犯了多大的罪,統統地免死,但有一點我忘了講,有一種罪狀,這張鐵券是不能免的——謀逆。

沒等魏忠賢上門感謝,崇禎又下令了,從九月底一直下令到十月初,半個多月裏,封賞了無數人,不是升官,就是封蔭職(給兒子的),受賞者全部都是閹黨,從魏忠賢到崔呈秀,連已經死掉的老閹黨魏廣微都沒放過,人死了就追認,升到太師職務才罷手。

魏忠賢終於放棄了最後的警惕,他確信,崇禎是一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