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個開得過分的玩笑:魏忠賢(第5/13頁)

  在他騎馬、射箭或者舞刀弄槍的時候,總有一個身軀高大的人跟在身邊,那就是魏進忠。小皇孫的騎馬、射箭是他手把手教出來的,做木匠活的時候,魏進忠也是最得力的下手。

  小皇孫要什麽玩具,魏進忠都會千方百計淘弄來,小皇孫一高興了,就喜歡拿這個老仆搞個惡作劇,開開玩笑。當夕陽從紫禁城頭落下之後,魏進忠經常會坐在小皇孫身邊,絮絮地給他講些宮外的市井奇聞或者鄉下的古老傳說。

  長年的耳鬢廝磨,這一老一小之間形成了一種說不清楚的亦主亦仆、亦親亦友的關系。一天見不到小皇孫,魏進忠心裏就空落落的,在他心裏,這既是他的主人,又模模糊糊地把他當成自己的孩子。

  直到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五月,這個孩子當了皇帝,魏進忠對他的這種近乎親緣的感情仍然沒有絲毫衰減。那一天,皇帝在西苑蕩舟取樂,不小心翻了船。魏太監一時心急,忘了自己不會遊泳,竟不顧一切地跳進水裏救皇帝,結果幾乎搭進了性命。這孩子後來幾乎成了他的命根子,他的忠誠,已經不是基於尊卑關系,而成了內心的感情需要。

五十二歲鹹魚翻身

  萬歷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魏進忠五十三歲。這一年,他的命運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轉折。

  首先,是這一年七月,萬歷皇帝崩逝,戰戰兢兢地做了多年太子的朱常洛終於登基,成了明光宗。魏進忠所在的皇長孫居所一下子成了準東宮,皇長孫身邊的大小仆役都興高采烈,氣焰頓長。魏進忠也因與準太子關系親密而在宮中備受尊重,這讓多年默默無聞的他心情舒暢不少。

  誰都沒想到的是,明光宗登基才一個月,就因為縱欲過度,一命嗚呼了。一轉眼,昨天還在宮裏淌著鼻涕四處亂跑的長子朱由校成了天子。

  這一轉機來得太快了,所有的人都有點暈頭轉向。魏進忠更是興奮不已。原以為正當盛年的光宗怎麽也得做個二三十年的皇帝,自己這輩子可能看不到小皇子登基了,沒想到這一天這樣快就到了,快得讓人一時反應不過來。看來自己這輩子很有可能混個什麽膳食處的首領太監之類的體面角色,回到肅寧,縣太爺可真得親自接見了!

  任何人,包括魏忠賢,都以為自己的造化到此為止了,沒想到命運之神又一次把更大的幸運不由分說砸到他頭上。

  在明朝宮廷中,流行著一種“對兒”的習俗,也就是相好的太監與宮女。皇帝奶媽客氏的“對兒”原本是一個叫魏朝的,此人和魏進忠是不錯的朋友,能力很強。在皇帝登基之後,被提拔為乾清宮管事並兼管兵仗局印,從此事務繁多,在宮中的時候越來越少。而魏進忠管理夥食,與客氏接觸很多,魏進忠的豪爽耿直、開朗活潑對女人是很有吸引力的,時間一長,兩人就產生了感情,而且越陷越深。有一次魏進忠正與客氏親熱,被突然回來的魏朝撞見,兩人當即吵罵起來,驚動了皇帝。

  皇帝不管二魏誰對誰錯,他關心的只是奶媽的幸福。他問奶媽說:“客奶,爾只說爾處心要著誰替爾管事,我替爾斷。”客氏也是個敢作敢當之輩,在大庭廣眾之下與多年的“夫妻”魏朝恩斷義絕,毫不猶豫地把手指向了魏進忠。

  當年的客氏剛滿四十,豐韻猶存,而魏進忠已經是五十有三的老頭。看來,這個重感情的“憨而壯”的老太監身上,確實有某種不可阻擋的性格乃至人格魅力。

  無論如何,成為客氏的“對兒”變成魏進忠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客氏的親信就是皇帝的親信,從此,他成了皇帝最信任的太監。

  這一地位意義深遠。因為,與對木匠活的強烈興趣相比,剛剛登基的天啟帝對政治卻十分厭惡。繁重的政務對他來說是一種難以承受的折磨。他自幼生長在清冷的東宮,平時除了幾個宮女和太監,幾乎沒有接觸到其他人,更沒見過什麽世面。因此,在上朝的時候,他總是顯得羞澀、笨拙,坐在那兒活像一個木偶。別人說什麽,他根本聽不明白,也不想聽明白。他急需一個值得信任的人來替他處理這些“麻煩”,好讓他一心一意回後宮玩耍。

  這一重任,陰差陽錯而又順理成章地落到了老太監魏進忠身上。這個不識字的太監被任命為司禮監秉筆,職責是代替皇帝批答奏折。為一個對政治沒有興趣的皇帝批奏折,就意味著掌握了帝國的所有權力。

  歷史把舞台的所有布景都已搭好,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站到了帝國最高處的前魏四、李進忠,現魏進忠,是如何開始他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