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權力的奧秘:朱棣(第3/11頁)

  比如朱棣,雖然他的智商、素質和能力遠超過其他兄弟,然而,由於出生順序的決定,他的雄心注定今生只能被囚禁在北平一府方圓數百裏的範圍之內。一旦老皇帝去世,新皇帝肯定會對諸王嚴加限制,到那時,他恐怕只能在數萬平方米的燕王府中發號施令,管理管理幾百名仆人,打理打理王府的花園了。

  命運曾經向他露出過笑臉。那是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太子朱標未及接班就撒手人寰,此時朱棣三十三歲。朱元璋曾經提出過立燕王,然而,立刻被那些熟讀經史的儒臣們一口否決。在他們的極力建議下,朱元璋最終選擇了太子的長子,十六歲的朱允。

  朱元璋猶豫不決的這幾十天,也是朱棣有生以來最難熬的幾十天,就是在這段日子裏,朱棣發現了自己對皇位其實是那樣的渴望。醇酒、婦人根本牢籠不住他的精力,世界萬物中,只有權力才讓他心醉神迷。讓他安安靜靜做一個藩王,真如同把一匹千裏馬一輩子囚禁在馬廄裏。可是,機會卻終於與他擦肩而過。

  做出這個艱難的決定後,老皇帝就開始了雷厲風行的行動。他舉起屠刀,尋找借口,加快屠殺功臣的步伐,把有能力的“元功宿將”基本上都清掃一空。然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老皇帝機關算盡,還是忽略了自己的兒子們。他對諸王沒有絲毫防範,反而希望他們成為鞏固皇孫權力的屏障。

  老皇帝最終還是失敗在違背了自己的信條,對他人寄予了希望,雖然這“他人”是他的親骨肉。既然有了空子,朱棣就要利用。從這時起,他加緊步伐,招攬人才,同時對自己的部下叠加厚恩,以備關鍵時候能為其所用。

中國式政治規律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閏五月十日淩晨三時,帝國人民多年等待著的那個時刻終於到來了:朱元璋崩殂。朱允登基。

  無論從哪個方面看,朱允都是帝國最理想的接班人:從外表看,風度翩翩,一表人才;從天賦看,聰明伶俐,智力過人;從學識看,勤奮好學,熟讀經典;再論最重要的品質——品德,朱允更是出類拔萃。朱元璋在遺詔中稱朱允“仁明孝友”,殆非虛誇。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太子身上長了個癤子,痛得睡不著覺。

  太孫侍候在旁,含淚撫摩,晝夜不離。朱元璋看到這些,感動地說:“有子孫如此,朕復何憂?”太子去世後,太孫悲痛至極,居喪期間,事事遵古禮,形銷骨立。朱元璋非常心疼,勸他道:“毀不失性,禮也。爾誠純孝,獨不念朕乎?”太孫這才吃了一點粥。而在此前,他已經五天沒吃沒喝了。

  朱元璋臨終前,太孫日夜侍候在側,衣不解帶,唾壺、溺器都親手提獻。這些事傳出去,滿朝大臣無不感嘆。

  至於說到能力,也沒有可挑剔之處。立為皇太孫後,朱元璋就命令太孫跟在身邊,練習政務,日常奏章由他處理,太孫少年老成,處理結果一般都比較周到。特別是朱元璋處事苛刻,而太孫常濟以寬大,群臣無不暗暗高興,期盼太孫早點接班。

  現在,這一天終於到來了。雖然是大喪,表面上一片悲痛,實際上滿朝文武內心都松了一口氣。老皇帝的殘暴終於成為歷史,新皇帝聖明仁孝,真是天下之幸。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這樣樂觀。有那麽幾個人,在滿朝太平氣象中嗅到了危機的味道。在專制體制中,新帝登基,頭等大事是鞏固自己的權威,消滅一切現實和潛在的挑戰。現在,開國武臣已經被皇祖殺光,能夠對帝位構成威脅的就是那些手握重兵的諸叔父親王。

  中國政治史的背景顏色是相互猜忌。諸王和皇帝之間彼此心懷疑慮,只能用最大的惡意去估量對方。這是由中國式的政治規律所決定的必然。皇帝懷疑諸王垂涎帝位,而諸王則擔心皇帝消滅自己。麻稈打狼,兩頭害怕。本來都是出於自我保護的意圖,然而,卻形成持刀相向的形勢。

  新君是一個書生,二十二史熟讀之後,對歷史上的權謀智略多有領會。

  登基之後,整個心思都集中在如何消除諸王的威脅。不約而同,新君的心腹謀臣也都想到了這一點。建文帝即位伊始,兩位文臣齊泰和黃子澄就秘密上書,建議皇帝削藩。而諸藩之中,最為危險的,顯然就是燕王朱棣。

建文帝削藩收權

  六百年後回顧歷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建文帝畢竟是一個書生,雖然他自己並不這樣認為。他自以為懂厚黑之學,通王霸之道,一上台就開始雷厲風行地削藩,其實正說明他沒有讀懂歷史。他即位時,政局穩定,天下太平,沒有哪個親王有能力和理由主動向他發起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