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部 長河落日 十九 天命人命(第5/8頁)

勝重渾身發顫,體味著家康話裏的意思。從家康的淚中便可看出,對於父親,這是何等苦楚的決定。家康若下定決心付諸實施,秀忠自會收回忠輝的六十萬石封地,甚至不得不令兄弟切腹。家康見秀忠很難作決斷,便首先表明白己的意思。這樣看來,難道這父親恨自己的兒子?不,怎會這樣!勝重感覺似被一塊烙鐵燙傷了胸膛,鼻腔內火辣辣的。

“請恕在下鬥膽……”勝重額頭已經滲出豆大的汗珠,強道,“此事,大人不能再考慮考慮?”

“不必了。”

“可是,此有違大人平常告訴我們的道理。第一,不合人情,第二,不合自然。大人不必如此,在下也會將大人的心思稟告將軍。”

“勝重,我作出這個決定,已經過深思熟慮。你只回我,應派誰去合適?”

“大人……”

“我這個做父親的行事自應謹慎,要以此為將軍及義直等孩子們——不,還有天下蒼生、神佛及天地作出示範。我未能保全秀賴性命,這便是上天對我的懲罰。”

勝重吃了一驚,不由得看了一眼周圍。最近有侍女說,澱夫人的亡魂經常出現在家康房裏。君子敬鬼神而遠之,他絕非因傳聞而害怕,但是,良心上的自責實比遇到亡魂還要可懼。

忠輝為何會如此不幸?他並非自己想讓大久保長安做家老,也並非自己要娶伊達政宗之女。所有這些都是家康出於政略的考慮強加與他,然而,這些竟終導致他的不幸。

“請恕在下直言,”勝重道,“如此一來,大人能夠向神佛證明您的清自,但大人又如何看侍上總介大人的不幸?在下認為,大人這樣做有失偏頗,難怪有人說大人對自己的兒女過於殘酷……”

“休要再說,勝重!若說報應雲雲,我已經受到了懲罰。回我,誰去合適?”

但勝重並不明家康真正的用心。

雖然口口聲聲說關愛兒女,但人最終還是難以跨越自私的心墻。難道對兒女的關愛也會有偏頗?勝重有些迷茫。家康對待義直、賴將、鶴千代和對待忠輝的態度完全不同。前三人因為年幼,老實規矩,忠輝性情中則帶著霸氣,經常會出言頂撞。但無論怎樣,這幾人均為親生兒子,家康緣何單單對忠輝如此嚴苛?

家康幽幽道:“他但與伊達一途,將軍就永無寧日。若政宗和忠輝聯手,將軍所有的親信合力恐也無法與他們抗衡。這便是忠輝的天命,你這般想即可。”

“這……”

“勝重,雖是我讓他與伊達聯姻,但我未讓他成為伊達傀儡。忠輝若是能夠尊重、擁戴兄長,便不會到今日這地步。我已想好了,雖說忠輝可憐,但好不容易天下太平,不可再生動亂了。”

“大人的意思,對上總介大人不管不顧,他便會與伊達聯手生事?”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這萬一一旦發生,天下便會遭殃:故要消除隱患。伊達領地已達百萬石,加上高田的六十萬石,你想想,長安那廝的陰謀將會成真。從此次戰事來看,天下還有眾多大名對將軍並未心服口服。”

勝重聽到這裏,恍然大悟:忠輝啊忠輝,你竟是亂事之源!

“設若,我是說設若,菲利普皇上派兵艦攻打,伊達跟著起兵,那些尚未完全舍棄洋教信仰的大名遙相呼應,天下將會如何?必立時大亂!不管發生何事,作為征夷大將軍,都當自己去鎮服。若非如此,征夷大將軍便名不副實。我已經想好了,勝重。”

勝重茫然地看著家康。

“我未能救得秀賴母子,我自己的兒子卻會成為下一次動亂之源,倘若我明知此病,卻諱疾忌醫,到了九泉之下,怎有臉去見太閣?”

“在下明白。”

勝重不由得掩面而泣,家康亦老淚縱橫,徐徐道:“你若明白,就幫我尋個合適的人去。正純不合適,照忠輝的性子,很可能對他刀劍相向。”哭了一陣,家康又小聲道,“若是讓利勝去,忠輝定會認為秀忠乃出於私怨行事;直勝又不善辭令。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我也想過成瀨或安藤,都是忠輝兄弟家老,他們前去,忠輝必又以為這乃是兄弟們的陰謀。京城一日少不了你,你又無法脫身。我應派誰去說服他,而不致把事情搞砸?”勝重想來想去。這可非個好差使,使者不能全靠講道理讓對方明白,也不能意氣用事。除了家康,還有何人會想出這等懲罰?家人犯錯時,大楠公曾經以數日不見為罰。家人怕了寂寞,從此再未犯過錯。但家康這般嚴厲處置,該怎樣向忠輝言說?

“如何?你有合適的人選麽?此人必須能與我同回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