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部 長河落日 十四 黜子去禍(第2/6頁)

“忠輝?”

“聽說忠直挨了父親責罵,甚至想去一死。父親一旦對誰生疑,哪怕是親生骨肉,亦斷不留情。”

“哦。”

“對秀賴也一樣。您故意把阿千嫁給他,待他放松了警惕,便隨手把他消滅了。世人都說您城府如海,凡人無法參透您究竟所思何為,所慮何為……”

家康目不轉睛盯著親生兒子,不斷嘆息:秀賴的死果真在作怪……這愈讓家康生哀。兒子鬧些別扭也就罷了,再將秀賴的死扯進來,只能令人神傷。忠輝背後,定有政宗在唆使,但這話卻不能隨便出口。

“上總介。”

“何事?”

“父親已然老了,或許無法知道年輕之人心思,我才想問你。你知這些謠言的根源嗎?”

“孩兒不知!這些完全出於孩兒意料之外,孩兒也不想知道。”

“聽說你以傷了你的隨身侍衛為由,把將軍家臣、血槍九郎的兄弟殺了。這算謠言之根源嗎?”

“孩兒早就把這些事忘了。”

“忘了?你可知長坂血槍九郎與我德川一門有著怎樣的淵源?”

“不知。不管他是怎樣的家臣,只要敢對孩兒無禮,忠輝就不會放過他!”

“哦。”家康再次嘆了一口氣,道,“真是好性情,為父比不上你。但,這都是誰教給你的?”

忠輝見父親的語氣格外平靜,多少有些不知所措:父親為何不劈頭蓋臉一頓大罵?忠輝若再老成些,許會發現這種冷靜和忍耐才是山雨欲來,乃是驚濤駭浪掀起前的寧靜。然而,他還以為父親已承認了自己的能耐,已對自己寬和如昔。

“孩兒認為,孩兒的性子不管是好是壞,都和父親很像。”忠輝以為家康會在感情上接受自己,遂趁此機會把話都說出來,“忠輝不肖,以前向父親提出討要大坂城,但那絕非出於私心。”

“哦。”

“那都是望父親締造的太平能萬世不衰。父親,您可知目下大街小巷藏匿有多少沒有俸祿的浪人嗎?”

“有人說是三十萬,有人說是五十萬,應在兩數之間。”

“據孩兒的尋查,約在四十萬上下。”

“哦……”

“四十萬啊,與現在幕府治下武士總數相當。若放任不管,天下必會暴亂不斷。因此,現在必須推行能令人心一振之政。孩兒正是出於這般算計,才討要大坂城。”忠輝雙目閃閃發光,接著道,“父親卻不答應,還說即便向將軍提出來,他也不會答應……”

“且等。”家康打斷了忠輝,但聲音甚是平靜,“一事未完,便扯到其他事,只會令事情越說越亂。先把將軍的事放一邊,我問你,我若把大坂城給了你,你將如何治理那四十萬浪人?”

忠輝以為,父親之所以有此一問,乃是因為對此並無主意,亦是承認了他的才具,遂朗聲道:“父親亦知,將軍規規矩矩、剛正不阿,但他不會眼觀海外。因此,忠輝雖然不肖,但作為將軍兄弟,卻能彌補將軍之不足,欲做一個總管海外諸事的總奉行。父親也知,來到日本的洋人,分為兩股,其一為南蠻人,其一為紅毛人。忠輝自信能夠遊刃有余周旋於兩方。父親且看,現在孩兒一邊和索德羅等南蠻人來往,同時也接見了英吉利商會會長考克斯,深得兩方信任。故,孩兒想通過這兩種勢力,將那四十萬浪人派到海外,在世間各地築建日本人居住的城池。這便是忠輝想到的貿易救國之策,欲通過這一良策來治理浪人。”

家康始時被忠輝的話吸引了。此子所思高遠,若步步為營,說不定真能讓城池遍布世間。然而,他很快冷靜下來,道:“上總介,你是說,你要和索德羅等舊教徒,及英吉利、尼德蘭的新教徒都友好往來,多方交易?”

“正是。父親現在不就已開始了?孩兒乃是追隨父親。忠輝欲派遣那些流落在街頭巷尾的浪人前往異國,築建日本人居住的城池。況且,這些事若要一一麻煩將軍,可能會出現偌多波折。因此,忠輝才想入主大坂城,在大坂幫助將軍治理天下。這樣,在兩三年之內,便可以貿易所得解決浪人之厄,國威亦能大振……”

家康打斷了忠輝:“剛才你說,你有與南蠻、紅毛兩方友好往來的自信?”

“是。”

“那麽我問你,你憑什麽和南蠻人交往?”

“信奉。”

“哦,那紅毛人呢?你應知,前者視後者如海盜,後者視前者為惡魔,二者勢如水火。他們只要碰面,便會兵刀相向,二者不共戴天啊。”

“孩兒有辦法。”忠輝擡起頭,頗為自信道,“我們以信奉與南蠻人結盟,以武力與紅毛人聯合。這便是孩兒的兩把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