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射天狼第十九章 狼煙(第6/7頁)

狄青終於馬上抱拳道:“那……後會有期了。”說罷向眾禁軍擺擺手道:“各位兄弟,一路辛苦了。還請護送富大人回京。”

眾禁軍見狄青和富弼低語半晌,突然說出這句話來,又見狄青已策馬向西而去,都是大惑不解,圍到富弼身邊問個不停。

富弼見眾人的神色,都對狄青很是不舍的樣子,心中感慨,可又不便多說什麽。

蹄聲遠去,只有韓笑不離不棄的跟隨在狄青的身邊,讓那風雪中的背影,不至於那麽孤單。

兩行蹄印一路向北,有風過,吹起如絮的雪,蓋在那曾經的印記上。印記漸漸淺了、淡了、消失不見。

宛如……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狄青和韓笑一路疾馳到了真定府,公文更早一步已經送達。沿途州縣的官員知道狄青前來鎮守,均是大喜。眾人早就久仰狄青的大名,心道有狄青在河北,那我等無憂也。

登門問候、打探、討好和奉承的人絡繹不絕,熱鬧的如同紛紛落落的飄雪。

狄青回想當年時,一個知縣都能左右自己的生死,到如今就算知州都來拍自己的馬屁,心中不知何等滋味。

只過了幾日,韓笑就給狄青打探來想要的消息,西北有警,朝廷派葛懷敏前往西北涇原路坐鎮。

狄青聽了,沉默良久,對韓笑吩咐道:“你立即去告訴郭逵,請他在聖上面前說幾句,就說葛懷敏雖是將門,但從未領軍,只怕不知兵,還望聖上以西北百姓為重,另選能將去西北對抗。”他知當初在京城時,葛懷敏明裏雖和他沒什麽瓜葛,但暗中參了他一本,狄青只怕自己親自上書,會讓趙禎認為是因為私怨,這才讓郭逵出頭。

韓笑遵命離去,這一來一回,又是過了近月的功夫。韓笑回轉後,只說了一句,“聖上說郭逵杞人憂天。”

狄青暗自憂心,但無計可施,河北一直無事,耶律宗真收人錢財,雖不見得與人消災,但還是恪守盟約,撤了燕雲之兵,再沒什麽動靜。狄青還是讓韓笑派待命部在敦煌附近打探,但始終沒什麽進展。這一日,狄青做在堂中,突然聞窗外鳥鳴樹梢,擡頭望去,見枝頭一夜新綠,低頭望了眼銅鏡中鬢發如霜,一時間呆了……

原來這個冬天過的如此之快……

年復一年,枝頭綠了又灰,白了再綠,生生不息,歲歲相似,可他的鬢角的白發,再也黑不了了。

一想到這裏,狄青霍然站起,才要沖出堂去,那一刻,多年的思念一朝迸發。

他要去沙州!四廂都指揮使算得了什麽?他並不在乎,他一直在等,不過是在等朝廷的調令,讓他再有為西北百姓擔當的機會……

可這機會,還會來嗎?

既然不來,那他為何不去?一念及此,狄青已到了堂外,正碰到韓笑沖了進來。見韓笑的笑容中,滿是悲哀和激憤,狄青已沸騰的熱血,陡然間冷了下來。

韓笑什麽都沒有說,只遞過了一封書信。

狄青拆開望了片刻,臉色陡然改變。他捏著那封信的手有些發抖,倒退了兩步,手按堂中的一顆大樹之上。

樹皮斑駁,滿是滄桑……狄青一拳擂在樹上,手上的信紙飄飄蕩蕩的落到地上。信紙輕淡,上面卻寫著讓人難以承受的消息。

元昊再次出兵西北,葛懷敏帶兵主動出擊,全軍盡墨!

元昊悍然撕毀盟誓,再次聚兵天都山,兵出賀蘭原,入寇宋境!元昊以十數萬鐵騎兵分兩路,一路出鼓陽城,一路出劉蹯堡,夾擊鎮戎軍。葛懷敏見元昊出兵,帶軍阻擊,兵出五谷口。近鎮戎軍西南時,有夏軍誘兵搦戰。葛懷敏志大才疏,竟如當年任福一樣,不聽龐籍等人勸阻固守待夏軍疲憊再斷其歸路,派兵主動進攻夏軍。

夏軍詐敗,葛懷敏四路出兵圍剿夏軍,不想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元昊突出大軍,又將葛懷敏大軍困在定川寨。

葛懷敏輕兵猛進,大軍駐守定川寨,糧草不濟,元昊截其糧道,斷其水源。寨中無水,軍心大亂。

葛懷敏見軍心不穩,知道困守幾天,不攻自亂,無奈之下突圍敗回鎮戎軍,有部將趙珣苦勸,元昊必知宋軍要去鎮戎軍,搶先埋伏斷宋軍歸路,不如出其不意轉退籠竿城。

眾將不從。葛懷敏堅持己見。結果東歸之時,果遇夏軍埋伏。夏軍四面出擊,宋軍大亂,葛懷敏與部將曹英、李知和、趙珣、王保等十六將被殺,損兵無數!

葛懷敏死!

不同的名姓,相同的結果!不同的地點,相同的結局!狄青手按粗糙的樹皮,心中益發的苦澀!

此戰和三川口一戰如出一轍,元昊都是利用宋軍自大輕敵、宋將不知兵的心理,誘宋軍平原交戰,然後一鼓聚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