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射天狼第十九章 狼煙(第5/7頁)

“的確沒有理由。但這是朝廷的意思。”富弼神色中有些歉然,也有些為難。這次他聽從朝廷的意思,並沒有將議和的內容和狄青講,雖是朝廷的意思,但他終究覺得對不起狄青。

若不是狄青,議和不會如此順利。可議和的時候,他們卻在瞞著狄青。朝廷怕節外生枝。

狄青望了富弼良久,轉身要走,富弼突然叫住了狄青道:“狄將軍,其實朝廷也很為難,因為西北有消息傳來,元昊又有出兵的意圖。”

狄青皺了下眉頭,心中暗想,“可你知道不知道,這個消息,是種世衡多麽辛苦的打探到,又費了多少周折送到了汴京?我想朝廷是不信的……可他們雖是不信,但可以拿這個做推搪的借口。”

富弼又道:“呂相過世了,變法壓力很大,聽說最近的一段日子,朋黨之說甚至囂於塵上,範公他身處渦流之中,我也想早日回去勸勸聖上。”心中暗想,“前段日子聖上曾問範公,‘自古小人結為朋黨,也有君子之黨嗎?’範公回道,‘若結朋黨對國事有利,也無可厚非。’唉……小人從來不說自己是朋黨的,範公這句話雖很是宛轉,若遇明君的話,多半一笑了之。但這話經範公親口說出,恐怕更落小人口實。更讓人的不安的卻是歐陽修的那《朋黨論》……”

原來不久前,歐陽修見範仲淹因朋黨一事倍受朝廷反對變法者攻擊,因此寫了一篇《朋黨論》進獻。《朋黨論》主要是圍繞自古“君子不黨”的觀念大做文章,文采斐然,恢弘澎湃,不說君子無朋,反說君子有朋,最終歸結出,聖明之君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

這文章一傳說,京中百姓乃至天下文生均是爭相傳頌,交口稱贊。

但能流傳千古的好文章,在朝廷權勢傾軋中往往不是好文章,這文章流到富弼的耳中,富弼立即知道壞了,心道範公和聖上說說朋黨,無關大雅,你歐陽修向天下人說你結成朋黨,還不找死嗎?他心憂京城的動靜,也很著急回轉。

狄青不再多說,只是走到門口時,突然說了一句,“富大人這時候回轉,不怕卷入朋黨一派嗎?”說罷身影已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有朔風吹來,卷了一堂的雪意。油燈忽明忽滅,富弼站在那裏,臉色也是陰晴不定。在那一刻,他發現狄青好像想得更多。

富弼只是迫切地想回去助範仲淹一臂之力,但正如狄青所言,他的回轉究竟有多大作用,是雪中送炭,亦或是火上澆油,都是不得而知的事情。

又過幾日,和談一事終定。契丹不再出兵燕雲,反倒會幫大宋警告西夏,約束西夏不再胡來。而契丹因此得到的好處是歲幣每年多從大宋取銀十萬兩、絹十萬匹。

眾人南歸。

和談事成,無論富弼、狄青還是一幫禁軍,少有喜悅之意。一路上眾人沉默無語,等入了宋境,到安肅時,天降大雪,遠嶺白茫茫的一片,雪花飛舞中,儼如一條蒼龍蜿蜒半空。

富弼心思復雜,在和狄青並轡而行的時候,遠望山嶺如龍,突然勒馬,對狄青道:“狄將軍,你不用回京城了。”他雖對狄青說話,但卻只望著飛雪。

狄青一怔,半晌才道:“為什麽?”他那一刻,心中隱有期待。可見到富弼躲避的眼神,一顆心沉了下去。

富弼道:“其實朝廷在下旨同意議和的時候,同時也下了一道密旨給我,說狄將軍此次議和有功,理應嘉獎。兩府議定,決定將狄將軍派往河北真定府任副總管,同時榮升為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

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這本是將門名將葛懷敏才有的榮耀!狄青這一升,終於入主了三衙,只需仰望兩府和天子的臉色!

狄青聽到升官,臉上帶著飄雪一樣的冷意,他本來想問,“為何西北有危機,不讓我這精熟西北戰事的人去呢?”可他終究沒有問。

富弼斜睨了狄青一眼,本來早就準備了措辭,“朝廷只怕契丹人出爾反爾,因此才命狄將軍鎮守河北,留意契丹人的動靜。”但他終究沒有答。

二人之間,有飛雪舞動,潔白柔軟中帶著分硬冷。

“何時啟程?”狄青終於問了句。心中想到,“趙禎對我終究還留有幾分情面,他升了我的官,就是告訴我,他還信任我?嘿嘿……可這有什麽用?他終究不懂我!若元昊真的再次出兵,誰來抵擋呢?”

富弼猶豫片刻,說道:“現在!”他望見了狄青的蕭索,心中很是不安,“狄將軍一心為國,但有礙祖宗戍邊之法,只能先去河北。唉……新法實施了這久,更戍法還是根深蒂固,難道說這些日子來,很多事情不過是一紙空文?這次領兵前往西北坐鎮的是三衙重臣葛懷敏,按理說這將門虎子應可抵抗元昊了,希望狄將軍能從大局考慮……”只感覺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富弼沉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