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十命可受

是勛出鎮幽州以後不久,曹淼即生下了是雲,因為女兒還小,無法攜之從丈夫於任上,又不甘心讓管巳過去,因此便遣甘氏前往伺候。是勛與甘氏共居幽燕之地,刨去征平、擾吳,日夕相處也有一兩年了,然而可惱的是,甘氏卻絲毫也沒有懷孕的跡象。

曹淼倒是因此而頗感安慰。按照這時代的風俗、習慣,男子以多嗣為福,女子以不妒為德,曹淼就算心裏再怎麽不樂意,也不好太過明顯地阻撓丈夫寵愛側室,同時還隱約地期盼著側室們也都能有所出也——兄弟姊妹多了,家族繁盛,閨女們的未來也會比較光明吧。可是她始終未能產下一子,管巳早就走到前面去了,這倘若甘氏也一索得男,她正室的地位即便不會動搖,面子上也不光彩啊!

放下曹淼的小心思不提,且說是勛,三個子女中他最喜歡的就是是雪。一則是勛本沒有男尊女卑的舊思想,生兒生女一般寶愛,二則麽,是雪這小丫頭打小便聰明伶俐,比是復要活潑可愛得多了。還記得昔日與曹淼說起鄭玄過世,隨口問小丫頭:“康成先生歿矣,阿爺將如何做?”是雪小大人似地回答:“阿爺當與賻錢。”是勛每當想到這一出,都忍不住要笑出聲來。

如今小丫頭又語出驚人了,說母親曹淼因為不得見父親是勛而瘦,妹妹是雲亦然,倒是三娘甘氏,多日不見,瞧著卻豐滿了不少——因為她一直呆在父親身邊兒啊。

曹淼臉上一紅,呵斥是雪道:“毋得妄言!”是勛倒不以為仵,笑著對曹淼說:“此皆實言耳,何妄之有?”輕撫曹淼的肩膀:“辛苦你了。”曹淼眼圈一紅,趕緊轉過臉去,吩咐下人:“速燒熱水,請夫君沐浴更衣。”

家人團聚,其樂融融,只可惜是勛身上羈絆太多,當日黃昏,就被迫身帶殘留的征塵,領著是魏去拜見曹操。曹操對是魏很重視,甚至故意套近乎說:“汝父乃吾妹婿也,則汝亦吾甥也。”你如今也是我曹家親眷啦!即命曹昂、曹丕等帶是魏下去,好生款待。

等到堂中只剩下了他跟是勛二人,曹操首先詳細詢問相關幽州的情況,然後告訴是勛:“去疾亦將歸矣。”曹德也快要從朔州任上趕回來啦。

心照不宣,曹德之歸,自然也是為了董昭提出的加九錫和建藩國之事。就理論上而言,曹德、是勛,既是曹家一族或者姻戚,他們在相關問題上不能過於明確地支持,但在這個節骨眼上趕回許都,本身就是無言的表態了。況且,對於董昭的上奏,曹操是必然要表示謙讓的——即便內心千肯萬願,也不能腆著臉硬往上湊,即便天子真下了聖旨,那也得上奏推辭個兩三次,此乃官場之慣例也——但驟然召還二人,就是暗示百僚:曹丞相本人並不反感加九錫與建藩國。頑固的反對派也就罷了,那些騎墻派、觀望派,你們還不趕緊入彀,要更待何時啊?

所以曹操用“去疾亦將歸矣”一句做轉折,就把話題引到這事兒上來了。是勛當即起身,朝曹操深深一揖:“勛為主公賀。”曹操趕緊擺手,說這不過是董昭等人的一廂情願而已,我還並沒有答應,天子更沒有下詔,你這恭賀未免太提前了點兒吧?

是勛心說如今只有你我二人,連你親信秘書楊修和劉放都不在旁邊兒,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還裝的什麽象,撇的什麽清啊?嘴裏卻說:“雖未有詔,亦見主公功蓋天壤,四方歸心也,勛以是而賀。”然後直接進入正題:“若得建國,請更百官之制。”

曹操說你此前的來信已經提過這個問題啦,然而——“天子無詔,何得妄論?況茲事體大,宏輔須慎行也。”言下之意,反正還沒到正式拍板的時候,你先下去考慮清楚了,別出什麽漏洞——等於認同了是勛的建言。

是勛點頭表示明白,然後突然又說:“公仁言加九錫,勛以為不可也。”

曹操笑眯眯的表情瞬間就凝固了下來,緊盯著是勛的雙眼:“何謂不可?”啊呀,真是沒有想到,你竟然會反對董昭的這個建議。為什麽呢?你以為我的功勞不足以請加九錫嗎?

是勛知道董昭的兩個建議,曹操本人定然是全都樂意的——若無曹操首肯,董公仁壓根兒就不敢真的去煽乎這些事兒——自己表示反對加九錫,曹操心中難免生疑,且懷不滿。要是換了一個家夥正面說這種話,可能曹操當場就翻臉了,好在他跟曹操關系比較鐵,外加從來習慣說話先石破天驚,然後再慢慢往回圓,曹操都已經習慣了,知道他必有後語,所以才板著臉多問一句:“何謂不可?”

是勛於是一字一頓地說道:“主公從不假虛飾也,乃能芟夷群雄,立功當世。今得國為實,而九錫為虛,況有王莽先例,不當追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