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日落長河 29 竇光鼐嚴章彈權臣 尹元長機斷擒國舅(第6/7頁)



  “鹽政虧空剛填還完,你又要我剜肉了。”高恒笑嘻嘻地,目光掃視眾人,說道:“到時候兒,尹公去了西安,你去廣州,我難道找劉公要錢?鹽務上的銀子我是不敢動的。不過在揚州敲了幾個闊老一筆,七萬多銀子,我都代打了收條,給你帶來了。這是捐敬人名單,你們瞧著辦吧。”說著又向幾人點頭致意,劉統勛面無笑容,劉塘躬身還禮,尹繼善卻是隨和,將手一讓,說道:“請坐——給高大人看茶!”

  “如今能在你們跟前當座上賓,是體面事羅!”高恒笑著接過丫頭遞的茶,又問:“好久沒給您老太君請安了。如今身子骨兒還好?”尹繼善語帶雙關說道:“無非進了軍機處。宦場的事我比你看得開,上上下下都是尋常事——家母原有些犯痰喘,葉天士來,吃了兩劑藥也就罷了。”高恒道:“老太大吃過苦的人,身子內裏弱,緩進緩補最好。”

  尹繼善笑著點頭稱謝“惦記著了”,因又道:“你來得正是時候兒。一件是整頓鹽務情形,一件鹽稅帳目結算情形,盈余鹽捐到底有多少?從通州到德州一路運河,預備龍舟通過,拆修的銀子是鹽政上出的,共是拆了幾座?用去多少?四川、河南、湖廣、江西有的縣鹽價比官價便宜一成,有的甚至一成半,這裏頭的原因是什麽。八爺給我個粗帳,因為皇上問起過我。我剛進軍機處,答不上來,下次再問,仍是莫知所雲,就不好交待了。”

  高恒早已料及這位新進軍機大臣必然要過問鹽政。從懷中抽出兩本冊子,一本遞給尹繼善,一本捧給劉統勛,說道:“這是各地鹽運司局清理帳目的清單。我都派人核實過的,請二位中堂過目。阿桂、傅恒兩位中堂,還有張衡臣老相,也都每人寄一份,戶部存档給了三份——其中四百萬兩,是工部從鹽政上借的;奉天修繕故宮、皇陵,借去二百萬,遵化孝陵堪輿皇上寢陵購地,內幣一時不湊手,也是挪借鹽稅銀子——這筆帳我怕有借無還,只給了二十萬。這都奏明在案的。這次整頓,一是原來混雜不堪的輸贏帳,各司各庫都理清了,鹽務按例按律訂了條例,二是各庫走風漏雨或潮濕的,都重新補修了,三是查出十三個庫斤兩帳目不符,撤掉了他們差使賠償,還有三個盜鹽出售的庫官,已交地方官收監勘問……”

  他侃侃而言,從鹽場收鹽入庫,到僧運陸運置各省庫存發售,秤磅帳目,翻船倒車,庫存損耗出入情弊,真個周詳密彌湯水不漏,撚熟得如同父母數落自己子女長短優劣。劉統勛不諳財務聽得如同亂麻一般,劉墉更是不知所雲。金鉷起初還能辨析清白,不一會兒便跟不上他的話路,漸漸也是心裏茫然。只尹繼善此人清明在躬,多年的“江南王”。軍政民政財政文政一手通攬,一見便知高恒擺迷魂陣,卻不言聲,一邊聽,心裏還在尋他的漏風話,一條一條存著待理,一句話也不插問。高恒足說了近一個半時辰才煞尾,笑道:“其余瑣細事務,二位中堂要有不明白處,我再備細報說。至於有的地方官鹽降價,是因為私鹽販子自運私鹽自行出售。官價不稍降一點,更賣不出去,金川打爛了仗,青海鹽運關卡一團糟,青海那地方,你們知道,有地方路都用鹽鋪,這就流散出不少私鹽。運河上拆橋的數目我不知道,德州鹽運司的馬驥遙是精細人,幾次騰鹽庫,磚縫兒裏掃出的陳鹽累計一萬七千多兩,預備修衙門的,捐出去了。別的庫也都是各自兌的銀子,沒有動鹽稅的錢,我可以打保票的。”金鉷聽得懵裏懵懂,笑道:“接駕的銀子,單是鹽商就兌出五百萬還多,加上別的士紳,小一千萬的數目了。皇上如今已在南京,我看不必再大張旗鼓征求募捐。羊毛出在羊身上,他們這次繳銀子買好兒,終歸還要從小百姓身上擠還出來。說是‘樂輸’,作難的還是窮百姓……”

  “皇上已經到了?!”高恒瞪大了眼,吃驚地看看這個望望那個,“不是說才到泰安麽?”劉統勛便目視金鉷。金鉷自知失言,臉一紅,垂頭吃茶不語。劉統勛眉頭皺得緊緊的,點點頭說道:“到了。這事絕密,八爺,金鉷告訴你,已經不該。統勛放一句話給你,八月十五之前你走泄出去,被我知道,我不管你是什麽位分,就要鎖拿你。”高恒回過神來,笑道:“我可沒瘋了,跟張秋明似的,跑大街上去張揚!”

  尹繼善聽金鉷泄出乾隆在寧消息,也是一怔。上次擒“一枝花”,按察使張秋明發瘋症,漏泄風聲,他和劉統勛自請降級。雖然沒有處分,到現在心裏別扭不受用。現在“一技花”和乾隆同住一廟,萬一出丁點兒差錯,責任真是比天還大!他和高恒談不上私誼,面情上素來很熟稔親切的。乾隆的諭旨就在懷裏,高恒剛下船,就熱撲喇兒趕來拜望,原想隔幾日再宣旨的。但又深知高恒是個冶遊無度的花花太歲,交遊人色既雜,且莠多於良,挽首思忖片刻,問道:“八爺,你吃飯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