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華初露 44 尹繼善泛舟歌侑酒 劉嘯林閑賦譏時文(第3/5頁)



  眾人不禁哄堂大笑,劉嘯林笑道:“這一聯難能的是‘壽考’和‘書生’一對。”曹雪芹道:“倒逗起我的興頭來,我仿畸笏叟這副長聯贈這位‘老童’。”遂援筆疾書:

  試問數十年磨折,卻苦誰來?如蠟自煎,如蠶自縛,沒奈何學使按臨。曾語人雲:我固非枵腹者,不作第二人想也。嗚呼!可以雄矣。憶昔至公堂上,明遠樓邊,飯夾蒲包,袋攜茶蛋,每遇題牌之下,常勞刻板之謄。昌黎無此文,羲之無此字,太白無此詩。總教時乖運蹇,拼他跌滾,猶妄想完場酒席,得列前茅,況自家點點圈圈,刪刪改改。

  豈圖無數次簸翻,竟拋儂去,望魚長杏,望雁長空,料不定禮房寫落。愛為官計,彼必有衡文者,詎將後幾排刷耶?噫戲!殆其截歟?迄今緣慳,轅門路斷,著貽子孫,賀鮮朋親,愁聞更鼓之聲,怕聽報鑼之響。秀才弗能求,‘書生’弗能憶,‘壽考’不能死。或者祖功宗德,尚百貽留,且錄將長案姓名,進觀後效。合有個子子孫孫,膝膝繞繞。

  “這也算將其中況味寫透了。”何是之一生名場潦倒,追隨曹雪芹為門墻私淑弟子,已是大徹大悟,見這副對聯仿作,竟不自禁勾起舊日情腸,心裏一陣酸熱。想著,又補了一句:“無藥可醫相將病,有心難補女蝸天呐!”

  眾人還待仔細評講,忽聽岸邊有人手卷喇叭呼喚:“中丞大人——有廷寄急件!”

  “看來今兒不能盡興而歸了。”尹繼善微笑著嘆息一聲,“就如何先生說的‘無藥可醫相將病’,我續全了,‘有心回頭崖前馬,此中況味君亦難’啊!”說著,畫舫已經靠岸,卻見是巡撫衙門的戈什哈。剛停穩,那戈什哈便跳上船來,向尹繼善打了個千兒,將一份加有軍機處關防火漆通封書簡雙手呈上。尹繼善翹足而坐,拆開看時見有“禦批’二字,忙站起身來,小心展開捧讀。卻是一份奏折:

  臣山西巡撫喀爾吉善,為彈劾山西布政使薩哈諒收兌銀兩,冒支貪賄事跪奏。

  尹繼善粗粗看過正文,看乾隆的禦批時,卻是:

  著發往各省。已著吏部侍郎楊嗣景前往查核,即會同傅恒審理此案。

  孫嘉淦見尹繼善只是沉吟,欲問時,因這是聖渝,又不知該不該問,便也默然。一船上人見他二人不張口,也都訕訕地不說話。尹繼善許久才道:“這是皇上即位以來第一件查處貪賄的案子。前頭我送呈的幾份,都留中不發了,看來這是戲中有戲。”說著把奏折稿子遞給孫嘉淦。孫嘉淦接過來看了看,笑道:“喀爾吉善這人最油滑,這回竟率先打了個沖天炮!薩哈諒是莊親王的門人,只怕這官司不好打呢!”

  “諸位仁兄賢弟。”尹繼善從容拿起桌上素紙折扇,當胸一拱,笑道:“我和孫大人不能陪你們了,回衙門要議點事。你們只管盡興,代我多勸勒兄幾杯。回頭上路,兄弟自然還有些程儀。”說著從容走下跳板,和孫嘉淦一道上岸,隔水又是一揖,這才和孫嘉淦同轎回衙。

  二人在江南巡撫衙門簽押房坐定,尹繼善方道:“我說戲中有戲,就是這個意思,豈止把莊親王卷在裏頭?楊嗣景是怡親王府的親信,又是薩哈諒的同年。他來審案,喀爾吉善有什麽好結果?”他手中大折扇展開又合攏,“據我看,喀爾吉善背後肯定是傅恒撐腰,傅恒少年新貴,又是個膽大細心的,一心要作名臣,唆使著在山西開這個懲貪第一刀,這是想得到的事。但皇上若不想大做,為什麽把折子發往各省?要想認真辦,又何以叫楊嗣景來辦?這才有點叫人撲朔迷離。”孫嘉淦沒有在外任上做過大員,他是一向有什麽事說什麽事的,這才知道一封奏折批下來,這些封疆大吏們動盡了腦筋,想的居然不是“該人奏的事是實是虛”,或者“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事,該不該奏”,而是案子後頭的“戲”。遂笑道:“要是我,才不這麽想呢,我頭一件事要先看看江南藩庫,清點一下自己。”

  “那你連一任巡撫也做不到底。”尹繼善見他如此直率,莞爾一笑道:“自己是清是貪,不用想。身邊有沒有貪官,那是也不用想的,哪裏都有,也早就心中有數。你看,賀露瀅的案子,要放在先帝爺手裏,李衛早就不請旨處置了。皇上要扭嚴為寬,你拋出來,那叫不識大局。你自己連官都做不穩,試問你怎麽能切實為朝廷為百姓做點好事?如今太平的久了,贓官十八九,清官十一二,有這個比例就算不錯了,真的動手一個一個按律查拿,清到水無魚,林無鳥,官也就沒人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