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鄉台

望鄉台也是比較為人熟知的冥間景點,名字有詩意,是從人間引進的。唐人王勃“九月九日望鄉台”,杜甫“共迎中使望鄉台”,“江通神女館,地隔望鄉台”,說的是成都的望鄉台,為隋蜀王楊秀所建。唐人吳融“磧連荒戍頻頻火,天絕纖雲往往雷,昨夜秋風已搖落,那堪更上望鄉台”,宋人張舜民的“白骨似沙沙似雪,將軍休上望鄉台”,說的是塞外望鄉台,傳說為漢將軍李陵所建,也有說是蘇武所登的一個高台,因登高懷念故國,就命為望鄉台,但以他那樣的處境,是沒錢為自己專建一個了望台的。

這望鄉台的引入到冥間,大約是宋朝的事,但也不大靠得住。洪邁的《夷堅丙志》卷九有“聶賁遠詩”一條,記下了聶賁遠的鬼魂寫的一首七律,最末一句是“回首臨川歸不得,冥中虛築望鄉台”。(這個聶賁遠在北宋末年出使金國求和,竟把整個山西割讓給金虜,所以他回程經過絳州時,絳人大憤,就把他揪到城墻上,“抉其目而臠之”了。)但“冥中虛築望鄉台”,要用讀詩法理解,也可以說成是用了李陵望鄉台的故實,未必當時已經有了冥間望鄉台的俗信,但不管怎樣,這裏是把望鄉台與冥間連接在一起了。

到了元代,望鄉台已經確鑿無疑地進入冥界,除了元人雜劇中常常提到之外,《水滸傳》“牙關緊咬,三魂赴枉死城中;喉管枯幹,七魄投望鄉台上”,早與枉死城同樣出名,成了陰間的代名詞。及至明代,望鄉台更是屢屢見於詩文小說,最有名的自然是《牡丹亭·還魂記》中杜麗娘死後,香魂一縷為花神領到了望鄉台,從那裏可以看到揚州的父母。而《三寶太監西洋記》第八十七回中更有詳盡的描寫:

王明跟定了崔判官,走了一會,只見左壁廂有一座高台,四周圍都是石頭疊起的,約有十丈之高。左右兩邊兩路腳擦步兒,左邊的是上路,右邊的是下路。台下有無數的人,上去的上,下來的下。上去的也都有些憂心悄悄,下來的著實是兩淚汪汪。王明低低的問說道:“姐夫,那座台是個甚麽台?為甚麽有許多的人在那裏啼哭?”判官道:“大舅,你有所不知,大凡人死之時,頭一日,都在當方土地廟裏類齊。第二日,解到東嶽廟裏,見了天齊仁聖大帝,掛了號。第三日,才到我這酆都鬼國。到了這裏之時,他心還不死。閻君原有個號令,都許他上到這個台上,遙望家鄉,各人大哭一場,卻才死心塌地。以此這個台,叫做望鄉台。”

又有說望鄉台是地藏菩薩造的,菩薩心腸好,這台也自然是為了憐憫鬼魂思鄉而造了。《紅樓復夢》第七十七回中有一段:

甄判官指道:“此地名蒿裏村。地藏佛慈悲建此高台,就是世上所說的望鄉台了。凡人死後七日,取‘七日來復’之意,令其上台略望一眼,以了一生之事,從此與家長別。”

此處說望鄉台在蒿裏村,自然是小說的隨意點綴。但望鄉台究竟在冥界的何處,在不同的書中有不同的說法。山西蒲縣東嶽廟中的望鄉台是設在第八殿都市王的奈河橋旁。那只是一個象征性微縮景觀,已經很小了。估計所以安在第八殿附近,只是為了遷就地方(那裏的十殿閻羅是“集體辦公制”,每五位擠到一間不足三十平米的屋子內,還要留出拷問鬼魂的場地),陰間沒有望鄉台說不過去,就找個空隙安上了,其實是未必非要第八殿那裏不可的。

望鄉台——《聊齋志異·耿十八》

在蒲松齡《聊齋志異》“耿十八”那則故事中,望鄉台是冥府的入口處,但並不是要求所有的鬼魂都要到那裏看一看,與人世作訣別的,又叫作“思鄉地”,其說比較合理:

見有台高可數仞,遊人甚多,囊頭械足之輩,嗚咽而下上,聞人言為“望鄉台”。諸人至此,俱踏轅下,紛然競登。禦人或撻之,或止之,獨至耿,則促令登。登數十級,始至顛頂。翹首一望,則門閭庭院宛在目前。但內室隱隱,如籠煙霧。淒惻不自勝。

《說嶽全傳》第七十一回與《聊齋》所說極似,望鄉台就在鬼門關之內,而且跳下望鄉台就能回到陽世:

何立過了鬼門關,望見一座高台,何立問道:“師父,這是那裏?”侍者道:“就是望鄉台了。”不一時來到台前,何立道:“小人上去望一望,不知可否?”侍者道:“待我同你上去。”兩人上了台,何立一望,果然臨安城市,皆在目前。侍者道:“你既見家鄉,如何還不回去?”將他背上一推。何立大叫一聲,一跤跌下台來,猛然驚醒,卻原來在舍身巖,好一場大惡夢!

晚出的《玉歷寶鈔》是要給冥府做“定本”的,但對望鄉台安排得很不合情理,而且別有發揮,把這台安在五殿閻羅之處,而且並不是所有的鬼魂都要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