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僵

沒錯,這裏要說的“僵”正是“僵屍”,但之所以不在題目上標明,只是因為“僵屍”一詞實在過於含糊。從廣義上講,那僵屍是極平常的東西,只要人死了,血液凝固,就會僵硬,成為僵屍,古書中上常說的“僵屍遍野”、“僵屍如麻”,便是此類,除了醫學研究者,想必沒有人會對這些有探討的興趣。至於狹義的,則是那種可能連醫學研究者都沒興趣的東西,卻是此處要說的。但這狹義的僵屍仍然是概念含糊,因為它本身就包括兩種性質不同的“異物”。

周作人在《文藝上的異物》一文中說:“在中國小說上出現的僵屍,計有兩種。一種是屍變,新死的人忽然‘感了實氣’,起來作怪,常把活人弄死,所以他的性質是很兇殘的。一種是普通的僵屍,據說是久殯不葬的死人所化,性質也是兇殘,又常被當作旱魃,能夠阻止天雨,但是一方面又有戀愛事件的傳說,性質上更帶了點溫暖的彩色了。中國的僵屍故事大抵很能感染恐怖的情緒,舍意義而論技工,卻是成功的了。”知堂所說僵屍分兩種,大抵本於紀昀,見於《閱微草堂筆記》卷十:

僵屍有二:其一新死未斂者,忽躍起搏人;其一久葬不腐者,變形如魑魅,夜或出遊,逢人即攫。或曰“旱魃即此”,莫能詳也。

其實紀昀所說的第一種僵屍,是指人初死後的屍體僵硬,這種僵本來是正常現象,但個別的卻不幸為邪物所乘,跳起來作怪。好在作怪期間發生的一切,與屍主的靈魂並不相幹。這個屍主在生前可能是一個很善良甚至很崇高的人,而在“它”折騰完別人再重新回到正常的僵臥狀態之後,又依然是個規規矩矩的屍體,家屬和生前好友照樣要對他默哀致敬,甚至念上一篇漂亮的悼詞。也就是說,屍體的本主以及其靈魂對這場屍變的嚴重後果沒有任何責任,連三七開都無須的。這種東西之作怪不在於他的“僵”,而在於僵後之“變”。

而本文主要想說的是知堂講的“第二種”,但也不只是如他所說的“久殯不葬的死人所化”,更多的是“久葬不腐”的產物。這種東西在筆記小說,同時也在民間,有它特定的稱呼,就是一個字,“僵”;但往往附上一個前綴,如“毛僵”、“白僵”之類,而這些東西如果作祟,則也稱之為“走僵”。以上所述,就是本文題目只用一個“僵”字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