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聖塞爾吉烏斯(1)和聖西緬(2)(第2/2頁)

那天是5月5日,陽光燦爛,涼爽的微風從東南方向吹來,我們興高采烈,平穩地疾駛在敘利亞沙漠幹燥結實的砂石路面上。巴爾米拉在我們身後了,“東堡”海爾堡——倭馬亞(4)哈裏發設在當地的兩座狩獵行宮中最靠東面的那一座,也在我們背後了。我們自南方朝魯薩費北上行進,沙漠遍地黑色帳篷、駱駝幼崽、小馬駒、羔羊和大群大群的綿羊,因而顯得熱鬧非凡。突然之間,在波浪起伏的地平線上,聖塞爾吉烏斯的城市赫然聳立在前。我們志滿意得,實地察看了裏面龐大的貯水槽、坍塌的大教堂和帶有拱廊的城防壁壘,然後越過漫沒那最後18英裏沙漠地的幼發拉底河,最終開上了柏油碎石路。在午後陽光下,我們貼近大河的南岸行駛,一路向西馳前往阿勒頗。

不過,我們前方西面的天空出現什麽情況呢?天空變了臉色,一片墨黑,風改變了方向,從東南風變成西南風。我們離阿勒頗還遠著呢,大雨就瓢潑而下。聖西緬又在興風作浪,但這一次他遭到挫敗了,因為這一次輪到聖塞爾吉烏斯給激怒了。軍人出身的聖徒凝神屏息,等到高柱聖徒將其新卷起的烏雲引向西緬堡靠近聖塞爾吉烏斯一邊以後,才真正對準西北方向——先是瞄準著名的高柱,而後越過高柱直指遠方的斯帕拉托。“接招吧。”聖塞爾吉烏斯一邊將西緬的雨水澆到其人頭上一邊說道。“接招吧,你這壞家夥。”他一邊將在達爾馬提亞(5)甘藍地裏躬耕的戴克裏先淋了個渾身濕透又一邊說道。西緬自食其果,如今只好求饒;戴克裏先怒不可遏,但自從他將塞爾吉烏斯處以死刑那天起,他就退位了,所以現在他也無能為力。塞爾吉烏斯將西緬的雲朵吹回到造雲者那裏之際,他還留意全程護送我們的轎車行過那危機四伏的最後18英裏路。等我們的車輪壓上柏油碎石路,他坐下來休息了:“喂,老糊塗西緬,你沒能阻擋這幾位英國人來看我,現在你也沒法阻止他們天黑前到達阿勒頗了。”嗯,這就是全過程。這下,要是你敢於說出來的話,請說說兩位聖人當中你更喜歡哪一位。

————————————————————

(1) 聖塞爾吉烏斯(Saint Sergius),公元四世紀羅馬士兵,因秘密信奉基督教被砍頭,後被東正教尊為聖徒。公元五世紀建立聖塞爾吉烏斯大教堂以資紀念,其遺跡位於今敘利亞中部。

(2) 聖西緬(Saint Symeon,388/390—459),敘利亞人,早期基督教的一位聖徒,以其開創的高柱苦修著稱,遺跡位於阿勒頗附近。

(3) 戴克裏先(Diocletian,約245—316),羅馬皇帝,284—305年在位。

(4) 倭馬亞(Umayyad),又譯伍麥葉,公元661年至750年穆斯林世界的統治王朝。倭馬亞王朝時代,阿拉伯帝國的對外征服達到了又一高峰,疆域最廣闊之時,東至中亞和印度、西至伊比利亞半島。

(5) 羅馬皇帝戴克裏先退位後,即居於斯帕拉托(今克羅地亞斯普利特市)一座可瞭望達爾馬提亞海岸的海濱堡壘兼鄉間別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