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賦 稅(下)(第7/9頁)

五代茶稅,仍屬度支鹽鐵。薛《史·梁末帝紀》:貞明六年二月,鹽鐵轉運使敬翔奏請於雍州、河陽、徐州三處重置場院稅茶,從之。偏方之國,以湖南收利為最饒。歐《史·劉建鋒傳》:高郁教馬殷,民得自摘山收茗,籌募高戶置邸閣居茗,號八床主人。歲入算數十萬。《通鑒》梁開平四年(910年)雲:湖南判官高郁,請聽民自采茶,賣於北客,收其征以贍軍。楚王殷從之。七月,殷奏於汴、荊、襄、唐、郢、復州置回圖務,運茶於河南北賣之,以易繒纊戰馬而歸。仍歲貢茶二十五萬斤。詔許之。湖南由是富贍。蓋既聽民賣而收其稅,官又自營運也。

貢茶之事,唐世已有之。《舊書·劉晏傳》:江淮茶、橘,晏與本道觀察使各歲貢之,皆欲其先至。有土之官,或封山斷道,禁前發者。晏厚以財力致之,常先他司。由是甚不為藩鎮所便。《穆宗紀》:元和十五年三月,“罷申州歲貢茶”。《李石傳》:開成改元大赦,石等商量節文:諸道除藥物、口味、茶果外,不得進獻。《哀帝紀》:天祐二年六月,“敕福建每年進橄欖子。比因閹豎,出自閩中,牽於嗜好之間,遂成貢奉之典。雖嘉忠藎,伏恐煩勞。今後只供進臘面茶,其進橄欖子宜停”。是其事。

隋文帝登庸,除入市之稅。《通典·食貨典·雜稅》。唐武後時,有司議稅關市,並行人盡征之,崔融上疏諫,事遂未行。《新書·食貨志》:“肅宗即位,遣禦史鄭叔清等籍江淮、蜀漢富商右族訾畜,十收其二,謂之率貸。諸道亦稅商賈以贍軍。錢一千者有稅。”率貸,德宗時嘗行之,約罷兵後以公錢還,見第七章第三節。《舊書·僖宗紀》:乾符五年(878年),太原節度借率富戶錢以賞軍;亦此類。此雖橫取,不可雲稅。諸道所為,則征商之始也。然各自為政,非正法。《新書·代宗紀》:大歷四年三月,“遣禦史稅商錢”,蓋亦非普遍?兩稅法行,商賈於所在州縣稅三十之一,《通鑒》:建中二年五月,以軍興,增商稅為什一。《注》雲:楊炎定稅法,商賈三十稅一,今增之。普遍矣,然所以代庸調,亦不可雲征商。故《新紀》於建中三年九月,書“初稅商錢”也。其法,閱商人財貨計錢,每貫稅二十,已見第七章第三節。《宦者傳》:田令孜語內園小兒尹希復、王士成等,勸僖宗籍京師兩市蕃旅、華商寶貨,舉送內庫。使者監 櫃坊茶閣,有來訴者,皆杖死京兆府。此亦橫取,非征稅。以稅法論,唐朝於商人實未嘗苛取。其病商甚者,乃在諸道各自為政,而中央不能禁止也。李忠臣設戍邏以征商賈。又縱兵剽行人,道路幾絕。《新書·穆寧傳》。王鍔以嶺南地征薄,租其廛。王智興稅泗口以佐軍須。李師道以軍用屈,率賈人錢為助,命劉悟督之。從諫徙長子道入潞,歲榷馬、征商人。稹叛,奴王協請稅商人,使劉溪等分出檢實。溪並齊民閱其貲,十取二。鐘傳晚節重斂,商人至棄其貨去。皆見《新書》本傳。車駕在華州,商賈輻湊,韓建重征之。《通鑒》。皆可見其苛暴。五代之世尤甚。薛《史·唐莊宗紀》:同光二年二月,租庸使孔謙奏“諸道綱運客旅,多於私路苟免商稅,請令所在關防,嚴加捉搦”,從之。歐《史·謙傳》言其“障塞天下山谷徑路,禁止行人,以收商旅征算”,即指此也。薛《史·唐明宗紀》:天成元年四月赦詔:“諸州雜稅,宜定合稅物色名目,不得邀難商旅。”長興二年八月,“詔天下州、府商稅務,並委逐處差人,依省司年額,句當納官”。足見是處皆有商稅,而又各自為政。歐《史·閩世家》:王曦國計使陳匡範增商算,曦稱為人中寶;又可見偏方諸國,征商之法亦苛。《通考》:後周顯德五年(958年),“敕諸道州、府,應有商賈興販牛畜者,不計黃牛、水牛,凡經過處,並不得抽稅。如是貨賣處,只仰據賣價每一千抽稅錢三十,不得別有邀難”。馬君曰:“鬻賣而有稅,理也。經過而有稅,非理也,觀此則其來已久。而牛畜之外,余物俱有過稅,商旅安得願出其塗乎?”案過、住兩稅,其為取諸民也鈞,然過稅尤惡於住稅者?住稅只一次,過稅則不免節節留難也。此理至清季厘捐行而大著。觀此論,則昔人早已知之矣。《通考》又雲:“宋太祖皇帝建隆元年(960年),詔所在不得苛留行旅。賫裝非有貨幣當算者,無得發篋搜索。又詔榜商稅則例於務門,無得擅改更增損及創收。”引止齋陳氏曰:“此薄稅初指揮也。藝祖開基,首定商稅則例,自後累朝守為家法。凡州縣小可商稅,不敢專擅,動輒奏稟三司,取旨行下。”《考》又載:李重進平,以宣徽北院使李處新知揚州,樞密直學士杜 監州稅。又引止齋曰:“以朝臣監州稅始於此,蓋收方鎮利權之漸。”此二者蓋宋初改革稅法之大端也。然商稅遂不能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