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吐蕃、回紇之患(第5/5頁)

吐蕃既橫,回紇亦驕。大歷七年正月,回紇使出鴻臚寺,劫掠坊市,吏不能禁。復三百騎犯金光、朱雀等門。是日,皇城諸門皆閉。慰諭之方止。七月,回紇蕃客奪長安縣令邵說所乘馬,人吏不能禁。十年九月,回紇白晝殺人於市。吏捕之,拘於萬年獄。見第三章第一節。其首領赤心,持兵入縣,劫囚而出,斫傷獄吏。十三年正月,回紇寇太原。尹鮑防與之戰,不利。二月,代州都督張光晟擊回紇,戰於羊武谷,在今山西崞縣西。破之。北人乃安。皆見《舊書·本紀》。《回紇傳》略同。案肅、代時,回紇兵助討安、史者,不過數千,他蕃國兵來者,亦不能多,《舊書·肅宗紀》:至德二載(757年),元帥廣平王統朔方、安西、回紇、南蠻、大食之眾二十萬東向討賊。三載十一月壬申制,有“回紇葉護,雲南子弟,諸蕃兵馬,力戰平兇”之語。時回紇兵來者為四千。《仆固懷恩傳》亦雲:“回紇使葉護、帝德數千騎來赴國難。南蠻、大食之卒,相繼而至。”蓋其所本者同也。《紀》又載三載七月,吐火羅葉護烏利多並九國首領來朝,助國討賊,詔令赴朔方行營。此等蕃國,來者亦必不能多。《新書·於闐傳》:肅宗時,王尉遲勝使弟曜攝國事,身率兵五千赴難。於闐距中國近,勝慕化又極深,其兵亦不過五千而已。而唐竟非藉其力不能破敵,其兵力之窳敗可想。孟子曰“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信不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