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爾的另一面(第4/5頁)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染指東南亞的目的昭然若揭,而英國遠東部隊在日軍攻擊下的表現完全可以用“一潰千裏”來形容,英國皇家海軍的遠東艦隊更是全軍覆沒。

在緬甸甚至印度都朝不保夕的背景下,丘吉爾只能向中國求援。

在這件事上,蔣介石確實沒有含糊,一聲令下,10萬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歷經數場煉獄般的戰役,血灑怒江。但在整個過程中,英國表演的角色絕對稱不上光彩:

在戰略上,英國從來就沒有信任過中國,反而處處防著中國勢力進入他們認為應該屬於自己的“殖民地”;

在戰術上,英軍沒有任何配合和掩護,甚至一直把中國遠征軍當“炮灰”使用。英軍的主要任務,就是在中國軍隊的掩護下撤退,並且完全不顧及中國軍隊的死活。

如果說,要把英軍在緬甸戰場上的窩囊和背信棄義都歸責於英國駐印司令韋維爾或緬甸戰役指揮官哈羅德·亞歷山大的話,那麽真正站在背後的丘吉爾,當然難辭其咎。

不僅如此,丘吉爾在面向全世界的廣播中,一直大力贊揚美國和蘇聯在各個戰場上所起的作用,但對中國在抗日戰場上的作用,甚至對中國軍隊在緬甸戰場上對英軍起到的幫助,只字不提。

1942年至1945年,先後有40萬中國遠征軍兩次赴緬抗日,艱苦卓絕

蔣介石曾對此怒斥:“英人對我緬甸軍隊一切不顧,至丘吉爾的態度對我等於唾棄,以怨報德,徒有勢利,而無信義!”

也正是因此,宋美齡在“二戰”期間訪問美國後,拒絕了英國發出的訪問邀請。在華盛頓時,宋美齡也幾次以“身體不適”為由,婉拒與當時也在那裏的丘吉爾會面。蔣介石對丘吉爾也一直沒有好感,丘吉爾當然更藐視蔣介石,英國甚至有過暗殺計劃準備將蔣介石幹掉。

丘吉爾之所以這樣對中國,其實還是出於他對歷史上“大英帝國榮光”的執念——在他眼裏,很多國家是不配與英國一起領導世界的。

面對“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建,丘吉爾是極度反感將中國列為“四大戰勝國”的,他曾就此質問羅斯福“是不是腦子燒壞了”,並明確表示:“把中國作為‘世界四強’之一是場絕對的滑稽劇。”

種種證據顯示,丘吉爾有種族歧視的傾向。

因為甘地領導印度獨立,丘吉爾非常憎恨他,把他稱為“半裸的騙子”,並在甘地獄中絕食時表示:“不應該因為絕食這個小小的威脅就把甘地放出去,如果他真餓死了,那麽就少了一個壞蛋,我們的帝國也就少了一個敵人。”

1919年,他曾建議使用化學武器對付庫爾德人和阿富汗人:“我不知道為什麽大家那麽受不了毒氣,對待那些野蠻的部落,我強烈推薦使用毒氣。”(後來有人解釋他指的毒氣是類似於催淚彈所用的毒氣。)

1937年,丘吉爾曾寫道:“我不覺得有什麽對不住美國印第安人和澳大利亞土著人的地方,我之所以這麽覺得,因為事實上,就是一個更強的、更高一等的、更聰明、更智慧的種族,來到這些地方,取代了這些人。”

同年他還寫過一篇題為《猶太人如何避免被迫害》的文章,此文在他生前沒有發表。文中說:“可能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受的迫害都是自找的,他們經歷了許多折磨,可能他們自己也有一部分責任。”

羅斯福曾委婉地建議丘吉爾要從舊的殖民帝國思維中跳出來,而丘吉爾的回應是:“我出任英國首相不是為了主持大英帝國的葬禮。”

但可惜的是,恰恰是在丘吉爾的任內,他目睹了“日不落帝國”徹底分崩離析的全過程(美國在背後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他再怎樣努力或掙紮都是無用的,這不是他一個人能決定的事。

7

“二戰”臨近尾聲時,丘吉爾還經歷過他政治生涯的“至暗時刻”。

由於領導英國人民英勇不屈地對抗納粹德國,丘吉爾不僅在英國,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擁有了極高的聲譽——沒有人會懷疑他將在戰後連任英國首相。

英國1945年的大選,正值著名的波茨坦會議舉行期間。這場會議除公布了《波茨坦公告》,還留下了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在會議前半階段,代表英國來和斯大林與杜魯門討論戰後世界秩序的,是丘吉爾。會開到一半,丘吉爾滿懷信心地回國參加大選去了。

那本來是一個就像孫大聖說一句“俺去去就來”的場景。

但丘吉爾沒有回來。因為在那場選舉中,覺得自己穩操勝券的丘吉爾被英國人民選了下去,工黨候選人艾德禮取代了他的位置。

在那場競選中,丘吉爾在他引以為豪的演講中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把競爭對手工黨形容為“可能會尋求像蓋世太保那樣的統治方式”——這種比喻讓英國民眾聽了非常不舒服,他們認為丘吉爾還活在“二戰”中。